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引导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引导
【摘要】: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适应问题、学习问题、情绪与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问题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注重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性大学生心理调查与研究,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 滨州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就业心理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在校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要求。为了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笔者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以便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一、调查对象现方法(一)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八个问题及对策探讨[J];青年研究;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洪发;马新民;;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引导[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沈卫;;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3 牟艳娟;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引导[J];东南亚纵横;2003年09期
4 马东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5 李玉清,郎志飞;浅析大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12期
6 王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7 丁国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8 史亚丽;;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经济视角;2011年12期
9 段鑫星,李绍伟,王治东,边和平,曹红波;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段鑫星,付豪,宋冰;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词语分类分析[J];青年研究;200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裕;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玉;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易遵尧;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任天波;宁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梁次红;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与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5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赵崎;职校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7 沈群群;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马闻钧;公安院校学员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特点及其与依恋、自我调控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成学;;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引导[J];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03期
2 朱洪发;马新民;;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引导[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杨敏;;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文教资料;2008年29期
4 李兰华;;试论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8年03期
5 杨敬华;;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举措[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何琪;姬颖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大家;2011年11期
7 高冬辉;;职中学生就业心理的教育与培养[J];学校管理;2008年01期
8 宋建军;;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年06期
9 马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10 牛振海;齐金玲;;通过团体心理训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瑶华;;“间意识”与日本人的人际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晓玲;吉明明;王啸天;赵霞;钱宇凤;;大学生心理素质自我教育体系构想与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晓玲;吉明明;王啸天;赵霞;钱宇凤;;《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岳晓东;桑志芹;朱源;贺淑曼;;大学生心理素质之内隐概念:一个跨院校的比较调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王起香;;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世纲;王立梅;李军;;关于经济危机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张晶;;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合格的船员——航海类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班研究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美芬;;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成因及心理教育的途径[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宋广荣;;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傅宏;郭亨杰;季秀珍;郗浩丽;;大学生心理素质观初查报告[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颜建斌 攸县司法局局长 邓爱祥;倡导包容和善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湖南日报;2009年
2 谭普平;珍惜人缘关系 共建和谐社会[N];开封日报;2009年
3 云南省姚安县龙岗小学 伍家磊;协调人际关系是艺术,不是权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蔡若愚;大楼多了 串门的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潘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N];吉林日报;2011年
6 长子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际关系在礼俗与利益博弈中渐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袁州区竹亭小学 彭运兰;感恩与和谐[N];宜春日报;2011年
8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如何拓展你的人脉关系[N];经理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廊坊日报;2010年
10 孟怀东;人际关系中的小病态[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洪高;从仁爱到正义: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爽;征地、撤村建居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D];复旦大学;2012年
7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琳琳;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对人情冷漠现象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龚宏燕;论语文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理念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胡建新;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萍;创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8 管莉;中美文化差异:圈内和圈外的文化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18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1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