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李维格—一位鲜为人知的近代科技教育先驱

发布时间:2017-07-20 05:03

  本文关键词:李维格—一位鲜为人知的近代科技教育先驱


  更多相关文章: 李维格 近代科技教育 时务学堂 科技教育先驱


【摘要】: 李维格(1867~1929),字一琴,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有相当影响的先驱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科技教育先驱。他在维新期间,曾参与主编当时颇有影响的《时务报》与《湘报》,并通过翻译,尤其是对西方自然科学的翻译,以介绍并传播西学;在湖南,他与梁启超分任时务学堂的西文和中文总教习,其间,他亲拟了西学课程,从事教育实践,传播西方科学,启迪民智;在汉阳铁厂和汉冶萍公司期间,他仍不忘科技教育事业,通过兴办职工技术学堂和派员出国留学、考察,培养了旧中国第一批自己的钢铁工业人才。 本论文以李维格的科技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和分析大量第一手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从事科技教育作为线索,研究李维格这样一个在晚清大变革时期的普通爱国知识分子是如何在工作的不同阶段矢志不渝的致力于推进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的。 论文首先综述了李维格的生平经历,并展示其心路发展历程,让人们对其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后面分章叙述了他在每一阶段所做的工作:在维新运动前后,李维格一方面通过翻译西书、报纸的方式,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播西学;另一方面,作为一位科学教育的热心者,他还通过科学教科书的编译,推进近代自然科学教育。在执教时务学堂期间,论文围绕为什么聘他作为西学总教习;时务学堂所确定的课程中西学所占有的比重和重要性;自然科学教育对于维新变法思潮以及后来革命思想的酵母作用三方面来展开分析,说明他在其中的地位及其贡献。在汉阳铁厂及汉冶萍公司期间,论文从两方面论述了李维格对近代中国钢铁工业人才培养的贡献:通过兴办汉阳铁厂的第一座技术学堂,培养了一批一般技术人才,缓解了工厂的用人之急;通过派遣公司人员出国考察和留学,培养了一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论文将李维格的经历、活动、译作及思想放在整个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尽可能将其活动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联系,围绕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中国近代化问题,探讨李维格思想发展的脉络与内在底蕴。同时,注意将其与同时代著述丰富、思想激进的梁启超等政治、思想人物进行比较,以反映近代史上这类技术、实业人才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李维格 近代科技教育 时务学堂 科技教育先驱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6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9-12
  • 二、研究现状分析及史料收集12-14
  •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李维格其人其事16-30
  • 第一节 自学成才16-20
  • 第二节 参与维新20-22
  • 第三节 拓荒钢铁22-26
  • 第四节 情系教育26-30
  • 第二章 译介西学30-43
  • 第一节 翻译西书西报,介绍科技知识32-39
  • 第二节 编译教科书,推进科学教育39-43
  • 第三章 执教时务学堂43-58
  • 第一节 担任西文总教习45-48
  • 第二节 制定西学课程48-52
  • 第三节 提供维新与革命的酵母52-58
  • 第四章 培养钢铁技术人才58-71
  • 第一节 创办汉阳铁厂第一所技术学堂60-66
  • 第二节 派员考察及留学66-71
  • 结语71-74
  • 参考文献74-79
  • 后记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平一;;戊戌南学会集会讲论活动若干史实的补正[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敏;孙燕;;近代科技教育的倡导者——沈葆桢[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效霞;;徐寿:中医徒讲阴阳、五行、生克,为空虚之谈也[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国钢;寻找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的踪迹[N];中国档案报;2009年

2 记者 蒋太旭 实习生 陈名钰;166岁“汉阳造”老机床现身[N];长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涛;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晓东;李维格—一位鲜为人知的近代科技教育先驱[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海涛;李维格与汉冶萍公司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王旭;盛宣怀与汉冶萍公司[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霍奰菁;土山湾印书馆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D];东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6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66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