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主教育的理性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自主教育的理性思考
【摘要】:现阶段高校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加强自主教育,使其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服务,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因此,要清晰自主教育的概念界定,明确自主教育的价值定位,认识自主教育的理论基础,把握自主教育的属性表现,采取自主教育的实施措施。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关键词】: 自主教育 高校 学生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自主创新”口号,已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决策。本文试图就自主教育的概念界定、价值定位、理论基础、属性表现、实施措施等进行系列考查和探讨,望专家和同仁赐教。一、概念界定:自主教育内涵自主教育,是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应鸿;;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叶昌友;毛泽东、刘少奇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若干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圣蕾;武计海;;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观探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刘国习,余建明;胡林翼战术思想探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靳慧;;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动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闫海涛,杜秀娟;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治国方略的历史探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丛连威;;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沙健孙;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温儒敏;苏联模式"与1950年代的现代文学史写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夏学銮;;构建整合社会福利制度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桂宏;;关于山西互助合作问题争论的评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马又清;;以毛泽东统战理论为指导,做好在新社会阶层中的统战工作[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陆德生;;论铁军精神的形成[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8 段发虎;;浅谈学术交流对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姜红;;毛泽东重视历史文献的研究与利用[A];高校信息文献开发与利用——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第6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谭乃彰;;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思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吕书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玉刚;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6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屠春友;邓小平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邢雁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邱东晨;论新党的崛起和衰落[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董昭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的基本立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姜文华;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阮小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刘雪屏;清末电信业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珍军;;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与影响[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2 董耀棠;;探究自主教育途径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12期
3 张慈珍;;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齐世娟;;对多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田晔;邓海顺;;高校多媒体教学实用对策[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6 高淑艳;;高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王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性[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8 覃丽;;高校经费支出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分析[J];市场论坛;2011年08期
9 周嵘;张林;黄建春;汤双凤;;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10 左妮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华章;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校论文一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曹莹;;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邓丽芳;;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兰;傅安州;霍绍周;;地位·心态·角度·方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高校论文二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罗桑平措;;西藏高校心理活动课程模式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高校论文三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兴启;;让学生在自主中获得成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张德臣;;关于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宋志英;黄警钟;;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袁潮;教育部布署高校防“非典”[N];工人日报;2003年
2 记者 张琪;吴英杰与教育部及全国部分高校赴藏调研团座谈[N];西藏日报;2005年
3 董洪亮;贫困生,从家门到校门“不用愁”[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林敏;远程教育应采用“政府+高校+企业”的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3年
5 纪秀君;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朱力南;闽台教育双向交流热络[N];福建日报;2006年
7 吴振峰;信息化是一种手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8 孙刚;治理教育乱收费初见成效[N];天津日报;2006年
9 记者 程墨;湖北两万农村教师免费高校“充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李慧竹;高校乱收费是教育投诉重点[N];沈阳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明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范健敏;高校网络教育的心理动因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田仁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赵霞;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成长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汤耀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刘波;高校入口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刘绥;当代中国知识失业的教育学分析[D];燕山大学;2009年
9 马艳秀;关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李望秀;高校教学中的移动学习[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9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7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