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高校学生网络资源使用状况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4:18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资源使用状况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计算机 网络资源使用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代高校学生网络资源的使用现状,及个人差异影响学生上网活动的状况。研究发现,被调查的浙江大学学生(n=596)中80%都拥有个人计算机。大学生平均每天用计算机3.11个小时,上网2.51个小时,上网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交流和娱乐。对列举的十五项网上活动,学生们表示经常参与其中三分之二的活动。但仅一半的学生表示经常登陆与学习有关的网站并经常收看在线节目;四成的学生经常使用与专业相关的网站;绝大部分学生不经常浏览外文网站、与网上老师交流,但知道如何制作网站。此外,性别、年级等因素对大学生网络资源使用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计算机 网络资源使用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引言近十几年来,网络资源以其内容丰富、资源动态开放、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全新的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被得到认可和利用。目前,全球网民数约9.7亿,平均普及率为15.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表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华;新世纪大学生上网状况的思考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徐红彩;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余雪莲;大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5年03期

4 田菩提;“大学生上网”负面影响分析及消解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吴惠丽;大学生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4期

6 孙绍君,花汉兵,肖泽龙;对当代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刘冰;从BBS看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张江燕,贾红;大学生利用因特网的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年04期

9 郑宏智;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3期

10 萧炽成;当代大学生上网状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晓;唐在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黄峥;;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新探[J];今传媒;2010年10期

3 丛荣华;;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网络教学对中学生学习行为发展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刘晓峰;刘晓霞;;高校BBS实名制的可行性分析[J];沧桑;2007年02期

5 苏立红;孙作青;耿越铁;钱施光;;新时期大学生上网问题对策研究[J];沧桑;2009年03期

6 张守义;;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弊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朱成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8 龙晓君;周申立;冯莉莉;;基于Web2.0培养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J];电脑学习;2007年05期

9 李艳;;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研究——来自浙江大学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10 郭华;;大学生网络阅读调查与分析[J];贵图学刊;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娟;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曾绚琦;网络论坛的传播管理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3 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及其分析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志华;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余兰;大学生BBS交往中的网络角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张海光;互联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陈亮;“泛娱乐化”对校园BBS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莹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模式的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高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丽可;传播效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凝聚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显华;上网成瘾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衡均;关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3 刘燕华;新世纪大学生上网状况的思考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董小英;教育科技用户对因特网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05期

5 杨相谦;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及其应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岳红高,葛怀东;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施春华;论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江苏高教;2003年01期

8 褚峥;校园网络文化功用的实现途径[J];江苏高教;2004年01期

9 洪超云;上网对大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10 王莉,姜忠莉;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影响大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障碍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谭爱芳;;大学生网络创富童话的豪情与伤痛[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6年12期

3 蔡兴勇;电脑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荣华;华丽;张敏霞;王盘洲;;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朱小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红色“防火墙”——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6 沈晓静,尉天骄;大学生网上行为价值的传播学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陈伟;谢敏;;高校学生互联网使用调查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06年35期

8 潘永江;;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7期

9 白冰;;浅谈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S1期

10 陶应勇;何洁;;试析网络化时代视阈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6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79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79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7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