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病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教育病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摘要】:教育病理学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移与失调状态,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病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对它的关注是人类社会发展自觉性的必然反映。教育病理的诊断指标是建构教育病理理论的核心所在,其要义在于发现。教育病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借鉴引进"、"理论发展"、"实际应用"等三个阶段。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教学疾病 教育病理 教育病理学
【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病理学视角下的高校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150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病理学一词最早是1890年德国学者司托里音伯耳提出,日本于20世纪中期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传播与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进行叙述。一、教育病理学概念教育病理学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教育病理研究的历史很短,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定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从满;;道德教育与日本的教育病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5期
2 叶湘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病理学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1期
3 任平;;教师专业化的病理诊断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4 吴卫东;教师课堂沟通“四失”及校本培训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病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田汉族;心理惩罚教育——一种隐性的学校教育病理现象[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7 陶学文;试析我国高校教学及管理疾病的致病因素——我国传统教育对高校教学及管理的负面影响[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陈青萍;论“教育病理”危机的突破——临床教育心理学的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9 彭爱武;石鸥;;论教师评价体系病理性症状及其对教师元认知的危害[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石鸥,彭慧芳;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英;区域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选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何爱霞;简论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05期
6 钱民辉;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9 冯建军,周兴国;略述布蕾津卡的实践教育学思想──兼谈我国教育学的努力方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10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勇;;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2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国兵;;我国教育政策的手段性功能初探[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蔡春;在权力与权利之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雷爱华;论课堂问题行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段素萍;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探索情感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左钧升;高校体育院系篮球术科教学生态环境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闫建敏;中小学课程资源及其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病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任平;;教师专业化的病理诊断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郭继东;;初中师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1992年02期
4 石鸥,王昌善;高校教学及其管理的病症探查与成因解读——大学教学病理研究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5 董文军;汉水上游地区教育病理与教育的变革性发展[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刘大宇;谈教学疾病的诊治[J];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
7 罗嘉文,张小琏;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陈青萍;论“教育病理”危机的突破——临床教育心理学的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9 母小勇,谢安邦;论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目标和取向[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10 杨德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迎接加入WTO的挑战[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钢;教育浪费·教育危机·教育负效应·教育病理——国外教育理论中几种学说的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1990年06期
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回顾与前瞻[J];教师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3 毛亚庆;教育的反向研究──日本关于教育病理研究概览[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4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吴康宁[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5 田汉族;心理惩罚教育——一种隐性的学校教育病理现象[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6 石鸥;教学未必都神圣——试论教学病理学的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7 彭中华;为中小学教学疾病把脉——访教学病理学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湖南师大教授石鸥[J];湖南教育;1999年16期
8 彭中华;为中小学教学疾病把脉──访教学病理学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湖南师大教授石鸥(下篇)[J];湖南教育;1999年17期
9 卢真金;试论教学疾病的类型、表现与诊治[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10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引进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79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7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