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看我国教育政策中的公平问题
本文关键词:从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看我国教育政策中的公平问题
【摘要】:通过对我国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在我国当前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分层影响教育机会、教育获得,另一方面,教育对促进社会流动、完善社会分层结构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以教育促进合理社会流动来改善社会分层状况、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主要引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现阶段的几个教育政策个案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教育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教育政策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改革开放约30年后,我国总体上讲仍然不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社会。同时发现,城镇的总流动率大大高于农村,农村的职业代际流动明显低于城市。但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不合理的“哑铃型”,贫富差距拉大。由于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可能存在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艳红;王敏;;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5期
2 李敏;;教育:社会分层的新维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0期
3 孙文龙;;英国保守党的教育政策[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4 朱镜人;;战后影响西德教育政策的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5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6 曾天山;教育政策研究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原因的综合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5期
8 李海霞;国外多媒体计算机教育政策及措施[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5期
9 肖雪慧;从根本上检讨教育政策——反思1990年代的教育[J];中国改革;2004年12期
10 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8 孙霄兵;农村教育政策的弱势局面开始改变[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金花;公平视角下教育政策理念转向[N];吉林日报;2005年
10 邓聿文;谁制造了中国的教育差距[N];友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5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8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