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面向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7:25

  本文关键词:面向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科学素养教育 科教电视节目 制作 应用


【摘要】: 国民科学素养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科教电视节目的突破时空、直观生动、化虚为实等特性使其在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上拥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强的教育传播功能。运用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加强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数量少(片源不足)、表现形式单一陈旧、对于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表达不够生动,缺乏形象性、画面质量较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因此设计与制作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并应用到中学科学素养教育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论文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应用大众传播理论、电视传播理论、科技传播理论、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理论等相关理论,调查了解广州地区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和科教电视节目在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针对中学教师在选用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中面临的问题,设计了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网络应用专题设计并制作了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智能灯光控制网络》。并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进行了科教电视节目个案应用的教学试验,运用态度量表、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论证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应用于中学生科学教育中的效果。运用问卷调查分析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教师对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个案的态度及对节目编制特征的评价,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判《智能灯光控制网络》节目制作质量。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建构了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2)建构了制作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的流程;3)提出制作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的摄制原则;4)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智能灯光控制网络》的制作质量良好;5)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智能灯光控制网络》在中学生科学教育中教学效果良好: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认识。
【关键词】:中学生 科学素养教育 科教电视节目 制作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3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0
  • 目录10-14
  • 表目录14-16
  • 图目录16-17
  • 第一章 绪论17-33
  •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7-22
  • 一、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17-18
  • 二、科教电视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18-20
  • 三、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0-21
  • 四、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21-22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22-28
  • 一、我国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相关研究22-23
  • 二、国外科教电视发展现状23-24
  • 三、科学素养研究现状24-25
  • 四、文献综述25-28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28-29
  • 一、理论意义28
  • 二、实践意义28-29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29-30
  • 一、科教电视29
  • 二、教育电视29
  • 三、科学素养29
  • 四、中学生科学素养29-30
  • 五、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30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0-33
  • 一、研究内容30
  • 二、研究方法30-33
  • 第二章 科教电视节目与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33-55
  • 第一节 科教电视概念辨析33-41
  • 一、科教电视33-37
  • 二、教育电视37-39
  • 三、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39-41
  • 第二节 中学生科学素养概述41-48
  • 一、科学素养概述41-45
  • 二、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45-48
  • 第三节 科教电视节目在中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应用48-55
  • 一、科教电视的功能48
  • 二、科教电视节目受众分析48-50
  • 三、加强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50-51
  • 四、科教电视节目应用于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作用分析51-55
  • 第三章 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的理论基础55-67
  • 第一节 大众传播理论55-57
  • 一、传播与大众传播55-56
  • 二、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56-57
  • 第二节 电视传播理论57-59
  • 一、电视传播理论57
  • 二、电视传播理论直接性和直观性57-58
  • 三、电视的多维信息传播58
  • 四、电视传播的综合性58-59
  • 第三节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理论59-60
  • 一、电视教材编导理论59-60
  • 二、电视教材制作理论60
  • 第四节 教学设计理论60-61
  • 第五节 建构主义理论61-63
  • 第六节 科技传播理论63-64
  • 第七节 科学教育理论64-67
  • 第四章 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现状和科教电视节目应用现状调查67-84
  • 第一节 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和科教电视节目应用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67-68
  • 第二节、调查的实施与问卷的基本问题分析68-69
  • 一、调查的实施68
  • 二、问卷的基本问题分析68-69
  •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和结果分析——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69-76
  • 一、基本科学知识和基本科学方法了解程度69-71
  • 二、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71
  • 三、科学实验方法与概率71-72
  • 四、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思维、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态度72-75
  • 五、小结及建议75-76
  • 第四节 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在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76-84
  • 一、应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76-82
  • 二、小结及建议82-84
  • 第五章 建立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指标体系84-92
  • 第一节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84-85
  • 一、建立指标的必要性84
  • 二、面向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育电视节目的特点分析84-85
  • 第二节 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85-92
  • 一、科教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85-86
  • 二、科教电视节目评价的原则86-88
  • 三、评价标准的建立及指标加权88-90
  • 四、建立科教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90-92
  • 第六章 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的设计与制作92-100
  • 第一节 节目的设计及制作理念92-94
  • 一、节目的选题设计92-93
  • 二、节目的制作理念93-94
  • 第二节 节目内容的组织与设计94-95
  • 一、节目内容组织94
  • 二、节目内容画面表现设计94-95
  • 第三节 节目中的情境设计95
  • 第四节 《智能灯光控制网络》节目制作流程及摄制原则95-100
  • 一、节目制作流程95-97
  • 二、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摄制原则97-100
  • 第七章 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应用的个案研究100-119
  • 第一节 《智能灯光控制网络》电视节目个案应用的教学设计100-102
  • 一、教学目标分析100
  • 二、教学过程设计100-102
  • 第二节 《智能灯光控制网络》电视节目个案应用的教学试验过程102-103
  • 一、试验目的102-103
  • 二、试验对象103
  • 三、试验过程103
  • 第三节 学生对电视节目个案的态度特征分析103-111
  • 一、学生以前是否接触过面向青少年的科教电视节目的调查结果103-104
  • 二、关于学生对该电视节目的态度特征分析:104-110
  • 三、学生对节目中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的态度调查110-111
  • 第四节 电视节目个案评价分析111-119
  • 一、节目个案专家与教师评价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实施111
  • 二、电视节目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111-115
  • 三、专家、教师对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个案的编制特征分析115-119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建议119-124
  • 第一节 研究结论119-122
  • 一、建构了面向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节目评价指标体系119-120
  • 二、建构了制作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的基本流程120-121
  • 三、提出制作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的摄制原则121-122
  • 四、中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科教电视节目个案的制作质量良好122
  • 五、节目个案在中学生科学教育中教学效果良好122
  • 第二节 研究建议122-124
  • 参考文献124-127
  • 附录127-155
  • 附录1:中学生科学素养和科教电视节目应用调查问卷127-132
  • 附录2:《智能化灯光控制网络》分镜头稿本132-136
  • 附录3:科教电视节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各因素加权意见调查问卷136-138
  • 附录4:《智能灯光控制网络》科教电视节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38-139
  • 附录5:《智能灯光控制网络》科教电视节目个案学生调查问卷139-141
  • 附录6:《智能灯光控制网络》电视节目专家与教师调查问卷141-143
  • 附录7:电视节目个案态度特征分析卡方检验结果143-149
  • 附录8:模糊评判原始数据149-150
  • 附录9:《身边的科学》系列节目清单150-155
  • 致谢155-157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157-15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娟红;基于非正式学习的科教电视节目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93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93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3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