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程评价模式的价值取向
本文关键词:试论课程评价模式的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对西方历史上几种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做一简要回顾和梳理,并从整体价值取向上对这几种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认为蕴涵在课程评价模式中的价值取向有三类:注重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注重人的需要的价值取向和注重主体间交往的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模式 价值取向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向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课程评价模式是指“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依据某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它对评价的实施做了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遵民;傅蕾;;我国30年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郑传芹;;论美育具有最高的教育价值[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安焱哲;;浅议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空;2011年06期
4 高青;胡静;李杰;;论杜威学校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5 管琪琪;楚绪磊;;面向“中国问题”的德育构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邓颖姝;;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学[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8期
7 代晓琴;;美育价值取向与教学实践[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8 林国君;;论“人本教育”的四重意蕴[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9 钟志农;;在实施新课程中走向“心育”的佳境[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10 柯春晖;;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教育政策取向和政策制定[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丁兴坤;;教研写作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写作实绩的影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程守艳;;浅析贵州远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彦垒;邓金平;胡竹菁;;研究生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的初步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与新社会行为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7 周萍;;云南省大学生心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金忠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王道一;唐革非;;浅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导向[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郭虎;“学有所教”的政策价值取向[N];宁夏日报;2009年
2 山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覃川;教师要警惕那些赞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黄梅县新开镇一中 黄树青;强化班子作风建设 助推学校快速发展[N];黄冈日报;2010年
4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陆安;德国教育印象[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吴世彩;真实化,,生活化:当下德育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华亭县安口学区 张俊福;评课应做到“六看”[N];平凉日报;2005年
7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 程振响;为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采写 实习生 李广荣 刘金练 杨涛;课改:品尝“螃蟹”的滋味[N];中山日报;2006年
9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靳雁;教育公平:武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N];长江日报;2007年
10 深圳机场实验学校校长 王仁甫;再谈教师的第三只眼是慧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4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俭;基于价值尊重与价值认同的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彩霞;非规范性学生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柴逢国;对建国后(1949—1999)教育方针价值取向演变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玉;关注生命[D];河南大学;2003年
6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7 徐坤;明清蒙学教材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菁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艳娟;教育只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吗[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红英;新课程视野中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93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9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