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之研究——基于小学、初中教师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之研究——基于小学、初中教师的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待遇 教师生存状态 新课程改革 初中教师 新课改 教师职业 文化范式 小学教师 教育行为 课程实施
【摘要】:正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事关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改造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只有教师在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等方面都有了革新,新课程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教师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的革新不仅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整个生存状态之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教师待遇 教师生存状态 新课程改革 初中教师 新课改 教师职业 文化范式 小学教师 教育行为 课程实施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事关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改造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只有教师在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等方面都有了革新,新课程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教师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的革新不仅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整个生存状态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志琼;鞠晓梅;;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胡友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的现实困惑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Z1期
3 李晓菊;段振丰;;新课程背景下贫困地区初中教师状况调查报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楚银萍;;浅谈历史课改的现状及出路[J];快乐阅读;2011年04期
5 楚银萍;;浅谈历史课改的现状及出路[J];快乐阅读;2011年07期
6 刘西唐;强化教师管理 落实教师待遇——广平县深入贯彻《教师法》[J];河北教育;1994年05期
7 张竞红;颜庆;何德超;;遵义市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张文林;;农村课改忧思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年06期
9 刘海霞;闫建璋;;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教师工作方式的调查[J];石油教育;2006年04期
10 王宇航;张雪娟;;黑龙江省初中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实证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勤娣;尹东妹;;反思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郝文凤;;新课程高中英语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志前;;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郝健;;几个语文教学现象留给我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陆守明;;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唐炎;郭礼;禹文;;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方兴业;民校教师待遇低队伍难稳定[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教师职业受到青睐 教师待遇逐步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代乐;我省着力解决离岗退养民办教师待遇[N];贵州日报;2005年
4 童卉欣;城乡教师待遇缘何“冰火两重天”[N];检察日报;2008年
5 记者/谢苗枫 实习生/李惠媛 通讯员/王书生;粤九成县区城乡教师待遇大体相当[N];南方日报;2010年
6 赖红英;广东城乡义务教育今年全部免费[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记者金柯;上海教师待遇节节高[N];解放日报;2002年
8 记者 江芸涵;提高灾区教师待遇建立教师对口支援机制[N];四川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慧疆;民办教师待遇偏低亟待解决[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曲昌荣;郑州市二七区 教师待遇实现“四化”[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2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钱红;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蔡春虹;民族地区农村中学教师生存状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史海军;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叶春平;朝阳市中小学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雷芳;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建忠;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玲;新课程改革下我国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映鹏;新课程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94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9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