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16:16
本文关键词: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研究
【摘要】: 教育惩戒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教育惩戒的争论,主要在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针对这两个焦点,人们分别从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的视角对教育惩戒进行了研究。这还是不能充分说明教育惩戒存在的理由,因为,已有的研究忽略了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人性。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惩戒不可能避开人性。同时,人作为一个“类”,也必然有其共性,这种共性也正是从人性视野实施教育惩戒的理论依据。于此,本文在共同人性基础上,从人性论的视野分析了教育惩戒存在的人性假设、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原则和方式,以便人们在实施教育惩戒时更符合人性,也更加有效。 全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阐述了写作此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已有的教育惩戒研究作了简单的分类,指出其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二部分,概念的界定。在比较了中外人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人性概念,认为人性即是人类先天具有或后天养成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其内涵体现在人与物质、人与精神、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这四对关系中,其实质是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个性与共性、他律与自律的对立和统一;针对当前大多数人把学生仅仅当作教育惩戒的客体,把教师仅仅当作教育惩戒的主体,本文对教育惩戒的主体和客体也提出了新的看法。 第三部分,实施教育惩戒的人性假设。人具有物质、精神、集体、自我方面的需求,当人面对这四个方面需求的时候,也最能体现人的本性,这也是教育惩戒必须符合人性的依据。 第四部分,人性论视野下教育惩戒的目的。通过史论结合,阐明从人性角度实施教育惩戒有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功利观、道德观、集体观和自我观,从而达到塑造优良人性的目的。 第五部分,人性论视野下教育惩戒的原则。由于人性的复杂性,教育惩戒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物质与精神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个性与共性统一、他律与自律统一,才能使教育惩戒更符合人性,也更加有效。 第六部分,探讨人性论视野下教育惩戒的方式。根据人性的内涵,衍生出七种针对人性的教育惩戒方式,即身体惩戒、实物惩戒、学业惩戒、精神惩戒、集体惩戒和自我惩戒,并一一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人性论 教育惩戒 原则 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14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4-20
- (一) 什么是人性论14-18
- (二) 对教育惩戒的认识18-20
- 二、实施教育惩戒的人性假设20-24
- (一) 人是有物质欲望的20-21
- (二) 人是有精神追求的21-22
- (三) 人是依赖集体的22-23
- (四) 人是有自我意识的23-24
- 三、人性论视野下教育惩戒的目的24-30
- (一) 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功利观24-25
- (二) 有利于培养科学的道德观25-27
- (三) 有利于树立科学的集体观27-28
- (四) 有利于塑造科学的自我观28-30
- 四、人性论视野下教育惩戒的原则30-36
- (一) 物质与精神统一30-31
- (二) 感性与理性统一31-33
- (三) 个体与集体统一33-34
- (四) 他律与自律统一34-36
- 五、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方式36-46
- (一) 身体惩戒36-40
- (二) 实物惩戒40-41
- (三) 学业惩戒41-42
- (四) 精神惩戒42-44
- (五) 集体惩戒44-45
- (六) 自我惩戒45-46
- 结束语46-48
- 主要参考文献48-52
- 后记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国徽;“教师批评权”的实现困境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朝军;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绽蕾;论我国中小学惩罚实践[D];河南大学;2008年
4 刘紫瑛;学生的惩罚认知及其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贺百花;人性论视野下的学生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璐;幼儿教师惩戒行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石诗;教育惩罚的实质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95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9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