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学习不良与优良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03:29

  本文关键词:学习不良与优良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智力因素 学习不良 学习优良 初中生


【摘要】:调查发现:学习不良与优良初中生在认识兴趣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成就动机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在学习焦虑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要使这种情况向有利方面转化,必须对其非智力因素的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学习不良 学习优良 初中生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EBA050190)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20世纪60年代Kirk首次提出学习不良这一概念并对它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以来,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及社会学界都对这一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不良学生的认知特征、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家庭资源以及具体学科领域等方面。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妍,陈力,刘爱书,武丽杰,乔曼丽;学习不良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配对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2 王春梅,辛宏伟;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3年04期

3 俞国良,王永丽;学习不良儿童归因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4 李洪玉,阴国恩;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安庄;高中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发展特点[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施志源;;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困境及心理调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邓春暖,付金芝,田国伟;汉、彝、白、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陈文君;非智力因素理论与素质教育[J];衡水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5 罗桐秀,陈晓岚,廖合安,许名宗,黄庆红,黄晓敏;多形式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成绩的实践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6 谢随民,吴效普,侯刚健,金鲁明,蒋继国,于信民;医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验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陈益,李伟;小学教师人格特征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杜欣柏,李平善,刘兰香,郑涛;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青海医药杂志;2004年09期

9 王有智;对当前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9年12期

10 王有智;不同民族中学生人格特征与推理能力、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青年研究;200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镭;浅析中师生物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衍玲;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钟苏东;中学生化学学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忠锋;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丙元;影响高中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江琦;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海燕;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及成就目标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谭小宏;中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贺卫东;非智力因素理论在中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及运用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金辉;淮南市高中生心理卫生和吸烟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朝,闫及恒;学习困难学生心理不良特征与教育措施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2 骆伯巍,陈家麟;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卫生学成因及矫正[J];教育评论;2002年02期

3 杜志强;中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个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包兴敏;学业不良学生的习得性无能与教育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王文忠,,时勘,孙健;超常学生成就动机模型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6 张履祥;学业成绩与智力和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0年05期

7 李原,郭德俊,王巧莉;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成就动机和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年04期

8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9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10 杨子珍!200062,许慰高!200062;9~10岁学习困难儿童一般智力与行为问题测查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成士;庄典东;;浅析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2 许俊英;;谈人才成长中的非智力因素[J];教育管理研究;1997年01期

3 罗冬梅;;以情感为切入点培养大学新生非智力因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7期

4 岑美萍;;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教育导刊;2001年24期

5 李萌;;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辅导[J];中学教育;2002年06期

6 马新书;;让“优生”不忧,让“优生”更优[J];班主任;2011年07期

7 李慧;;试论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8 杜万有;;论教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9 魏玉琴;;在研究个性差异基础上注重培养非智力因素[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何一博;;迎战高考,你准备好了吗——浅谈考生高考前生理及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金泉;叶威彤;;教育在别处——浅论教育主体对待非智力因素的态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马晓明;;挖掘非智力因素,开发高中生潜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马一平;;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班级建设的工作重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吴福元;王养华;周家骥;;大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俞承谋;刘力仁;唐俊颖;;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某些非智力因素以及人格特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何俊彪;彭武耀;彭秀芳;喜秀勤;;论对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音体美特长生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叶慧云;曾丽玲;;“非智力因素对引导性自我发展的影响”结题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魏微;房美青;;教学与兴趣培养——小议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蔡其文;王顺龙;刘运兵;;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情况影响的调查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陕西省榆林中学课题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及指导[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艳;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在我市举行[N];金华日报;2010年

2 上海沪东中学 王淑莉;重视非智力因素[N];中国体育报;2004年

3 文钰;抓好非智力因素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N];伊犁日报(汉);2009年

4 山东省蓬莱市北沟第二中学 周传弟;重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上高县南港中学 晏祖才;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N];宜春日报;2009年

6 大理师范附小 熊志坚;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是成才的重要因素[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张宝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汉川接官备塘中学 刘启胜;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养成[N];孝感日报;2005年

9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 史玉成;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河北保定徐水一中 吕加印;注重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N];大众科技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红峰;试论成教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武汉大学;2005年

2 朱琳;培养中学生阅读非智力因素的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银保;高师创新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邓海棠;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非智力原因及其相应的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宏品;高中男女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伏俊成;重庆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丽清;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腾明;初中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旌玲;和谐教育视野下学业不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与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李洁;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2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02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