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拖延心理及其矫治
发布时间:2017-08-01 04:19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生的拖延心理及其矫治
更多相关文章: 拖延心理 内部动机 后果 矫治 中小学生 激励性 学习任务 学习计划 学习方法 监督机制
【摘要】:中小学生的拖延心理可分为激励性拖延和回避性拖延两种类型。长期的拖延行为对学生有许多负面影响。矫治中小学生中存在的拖延心理,应帮助学生制定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采用化整为零的学习方法,建立奖惩分明的监督机制和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作者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拖延心理 内部动机 后果 矫治 中小学生 激励性 学习任务 学习计划 学习方法 监督机制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在中小学中,学生的拖延心理及行为比较普遍地存在。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学习拖延”,指的是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往往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拖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它与我们一般谈及的推迟有着本质的区别:推迟很多时候是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幼荣;;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J];四川教育;1981年12期
2 邵瑞珍;;布鲁纳教学思想浅介[J];湖南教育;1982年05期
3 谢介s,
本文编号:602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0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