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教育对二战后美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5 17:20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对二战后美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机会均等 美国 社会阶层 流动


【摘要】: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率是衡量现代社会开放性的主要指标。社会流动率越高,社会的开放性越强。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二战后,在政府的干预下,美国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阶层流动机制。近年来,美国社会阶层上升流动率降低,先赋因素越来越成为个人社会阶层的决定因素。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文章通过对二战后美国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之间关系的论述,揭示政府的教育政策在社会阶层流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教育 机会均等 美国 社会阶层 流动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美国素来被称为“机会之地”(Land of Oppor-tunity)。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不需要依靠家庭背景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超越自己的出身,提升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人们称之为“美国梦”。美国社会的公平性正是通过阶层流动得到体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敏;城市家庭少儿社会情感忽视问题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晓红;美国“先行计划”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4 张晔;3-10岁儿童对居住区活动环境设施的需求[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远;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成有信;社会主义教育本质是大生产性和阶级性的统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3 兰干亭;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4 常春元;论教育与智力的发展[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5 李维;教育儿童爱清洁讲卫生[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6 ;教育之窗[J];安徽教育;1980年11期

7 洪啸涛;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生产力[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8 张文学;《教育经济学》初探(一)[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9 让·阿勃勒尔 ,黄怀仁;阿尔勃特·希怀采在教育方面的遗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刘震;论教育的职能[J];零陵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试论大学本科地球学科教育[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2 何仲涛;;日本针灸按摩教育概貌[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刘秉提;张晓辉;;口腔护理教育的重要意义[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4 穆殿春;苏中颖;;延安精神与“三讲”教育[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吴东升;;谈控制人口教育治本[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马艳玲;;媒体对教育的影响[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周正猷;;少儿早期就需要性教育吗?——兼介绍《少儿早期性教育》一书[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梁见飞;;办适应乡村生活需要的教育[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10 刘海波;;教育与农业携手 教育与科技联络[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绍刚;个性解放新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邓旭;四川藏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9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文玲;清末新政社会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锋伟;论当代审美教育[D];郑州大学;2000年

3 黄远礼;广东经济社会中级发展阶段的科技、教育、环境问题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4 王运立;我国经济增长与教育[D];郑州大学;2000年

5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6 李新志;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邓刚宏;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10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26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26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