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展望

发布时间:2017-08-14 11:05

  本文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 学科发展


【摘要】:在信息技术学科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为教育的需求而进行的技术研发活动。这些活动逐步形成为一个分支学科,可以叫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与现有的"教育技术"学科不同,前者是信息技术科学的一个分支,后者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两者是同盟军的关系,都是为教育信息化服务。本文最后提出促进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设想,对新学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 学科发展
【基金】: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资助(705038)。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而从事的信息技术研发活动。这些研发活动包括理论和实践、创新与推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中的再创造。现代信息技术肇始于通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出现以来,很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上)——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欧吉良;陈月兰;;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调查研究[J];上海中学数学;2007年Z1期

7 张景中;江春莲;彭翕成;;《动态几何》课程的开设在数学教与学中的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8 唐月红;高等数学MCAI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数学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六县;;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郑辽吉;;体验旅游导游的培训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3 孙晶华;刘力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王永喜;;在基层实践基础上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反思[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杨晓辉;;从教育技术的发展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柯应根;;回顾与前瞻:多媒体英语教育发展[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甘怀南;;浅谈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8 冯素梅;;现代教育技术下高校图书馆的多媒体数据库构建[J];重庆图情通讯;2001年01期

9 刘少昌;尹以璋;;游走于教育与技术之间的教育技术学学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张瑞莉;李广兴;马德星;杨贵君;;现代教育技术在兽医病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孙建文;宫树梅;;关于在师范院校开展“Z+Z智能教育平台”课程教学的探索[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王静;;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传媒与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5 杨晓辉;;从教育技术的发展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范文贵;;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探究可视化的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A Knowledge Reasoning Based on ontology in Personality Learning System[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2)[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馥毓;教育的效率测度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邹宇;几何代数基础与质点几何的可读机器证明[D];广州大学;2010年

8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李兵;初等代数证明题答案的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爽;多媒体环境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文梅;几何画板对初中学生几何动态问题解决的有效性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雄俊;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软件设计的积件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马纲;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生物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熊慧军;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军;MCAI课件应用于农村贫困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谦;汉语口语课堂教学课件设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姜言霞;化学微格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国庆,张薇;英国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及教学特征——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陈文立,龚泽希;Z+Z智能教育平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4 李康;试论南国农先生的教育思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5 李康;美国教学技术与我国教学论之比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7 高洪源,赵欣如;关于强化与创新高师教育实习的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8 吴志功;美国威斯康星州中学教师资格认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9 季学军;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培养体系与借鉴演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10 张景中,李传中;自动推理与教育软件智能平台[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2009年博士生招生信息[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2期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2009年博士生招生信息[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S1期

3 刘春雷;陈睿渊;桂占吉;;浅析教育技术与数学模型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4 ;观点链接[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5 陈睿渊;刘春艳;刘春雷;;浅析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动力、生命力和活力[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6 李书明;;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科教师与高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初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邢长敏;;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泛化及其主体的回归[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年06期

8 王龙;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反思[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9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学术思想研究》出版[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1期

10 ;华东师大—TCL两强联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广州启动[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言[A];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C];2008年

2 曹晓萍;;优化选题与科技期刊质量[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应义斌;王剑平;赵文波;;从北美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谈我国设立生物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的必要性[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芳;邬志敏;李征涛;龚阳;刘颖;;浅谈专业特色实验基地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侯艳清;田雨普;;我国体育美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思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罗兴录;;作物栽培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启德;;序[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8 胡燕生;李斌;;影响中国病案学科发展因素探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明金;;材料力学课程改革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魁;;对矿产地质勘查学科发展的几点意见[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杭生 陆益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增强理论自觉 促进学科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曲静;工业设计专家聚哈研讨学科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将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和趋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呈现六大趋势[N];江苏科技报;2007年

5 朱冰;我国学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清春;未来食品:如何吃得放心[N];科技日报;2007年

7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学术幼稚病”的N个表现[N];法制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延宏;科技进步离不开学科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刘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我国建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报告[N];中国建设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海涛;NBIC融合技术与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8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彦栋;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构建探索[D];云南大学;2012年

3 程腊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韩亮;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探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5 高山;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D];云南大学;2011年

6 梁琳;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熊佳慧;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小多;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视觉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丁革民;五十年来教学设计的理论演进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2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72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