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女性少年弹簧呼啦圈健身操的创编及运动负荷的评定

发布时间:2017-10-09 20:48

  本文关键词:女性少年弹簧呼啦圈健身操的创编及运动负荷的评定


  更多相关文章: 弹簧呼啦圈 健身操 运动负荷 女性少年


【摘要】:.弹簧呼啦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器械,运动形式多样,具有健身和娱乐价值。本文旨在创编一套符合女性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并能达到健身效果的弹簧呼啦圈健身操,通过对该套健身操的运动负荷及健身效果进行评定,探究弹簧呼啦圈运动对女性少年的运动健身价值。本研究分为两部分:(1)结合弹簧呼啦圈的运动特性、体育学理论、器械健美操创编理论和女性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创编弹簧呼啦圈健身操;(2)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三完全中学30名初中二年级女生为干预实验对象,并以29名同年级女生为对照组。干预实验中,通过对干预组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调查,完成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状态的监测;干预后通对测试弹簧呼啦圈健身操和10分钟腰腹转弹簧呼啦圈运动后的心率评价其运动负荷;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6周前后背力、握力和双手胸前平举持续时间的变化,探讨弹簧呼啦圈健身操的运动功效。所有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用统计学方法是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结果:1、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运动中最大心率百分比达到69%,RPE量表值为14,4.5分钟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能量消耗达到26.44kcal。2、10分钟腰腹转弹簧呼啦圈运动中心率达到的最大心率百分比为64%,RPE量表值为12,10分钟腰腹转弹簧呼啦圈能量消耗达到36.5kcal。3、干预前后握力和背力的最大力量对比显示:对照组握力和背力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周前后握力和背力的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增长率分别为13.9%和10.1%,P0.05):干预前后双手持呼啦圈胸前平举的时间对比显示,干预组6周学习前后手持弹簧呼啦圈持续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98s vs 26s,P0.05)。研究结论:1、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运动负荷能够达到中等运动强度,运动负荷设定合理,符合力量、耐力运动的要求,达到女性少年的健身要求。2、10分钟腰腹转弹簧呼啦圈运动属于中小强度运动,运动强度不高,但具有娱乐性,可作为女性少年娱乐健身的运动项目。3、通过弹簧呼啦圈健身操的练习,女性少年的握力,背力和双手持弹簧呼啦圈胸前平举的时间均有所提高,说明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能够促进女性少年力量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弹簧呼啦圈 健身操 运动负荷 女性少年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1.3
【目录】:
  • 摘要5-7
  • 英文摘要7-11
  • 1 前言11-12
  • 1.1 选题依据11
  • 1.2 选题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18
  • 2.1 轻器械健身操的研究现状12-15
  • 2.1.1 关于轻器械的研究12
  • 2.1.2 关于轻器械健身操的研究12-13
  • 2.1.3 关于轻器械健身操创编的研究13-15
  • 2.2 运动负荷评价指标的现状研究15-16
  • 2.2.1 关于运动中最大心率百分比和体力感觉量表(RPE量表)指标的研究15-16
  • 2.2.2 关于运动中能量消耗的研究16
  • 2.3 弹簧呼啦圈运动在女性少年人群中推广的可能性16-18
  • 2.3.1 女性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特点16-17
  • 2.3.2 女性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17
  • 2.3.3 弹簧呼啦圈运动符合女性少年身心发育特点17-18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8-23
  • 3.1 研究对象18
  • 3.2 研究方法18-23
  • 3.2.1 文献资料法18-19
  • 3.2.2 访谈法19
  • 3.2.3 问卷调查法19
  • 3.2.4 实验法19-22
  • 3.2.5 数理统计法22-23
  • 4 结果与分析23-39
  • 4.1.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的创编23-30
  • 4.1.1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创编的指导思想23
  • 4.1.2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创编的月的23
  • 4.1.3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创编的原则23-25
  • 4.1.4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创编的过程25-30
  • 4.2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运动负荷及健身效果的评定30-39
  • 4.2.1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的教学阶段30-31
  • 4.2.2 学生学习弹簧呼啦圈健身操的主观感受反馈31-33
  • 4.2.3 最大心率百分比--评价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运动负荷33-35
  • 4.2.4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评价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运动负荷35-36
  • 4.2.5 能量消耗--评价弹簧呼啦圈健身操运动负荷36
  • 4.2.6 腰腹转弹簧呼啦圈运动的运动负荷36-38
  • 4.2.7 弹簧呼啦圈健身操对女性少年肌肉力量与耐力的影响38-39
  • 5 结论与建议39-41
  • 5.1 结论39-40
  • 5.240-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44-53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xO究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利用心率指标监督运动负荷的合理性[J];德州高专学报;2000年04期

2 陆宜南,朱幼良;对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田稼禾;对训练运动负荷和恢复原理的理解[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刘益群;对运动负荷与生理负荷定位的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04期

5 王镇兴;如何安排学校体育课学生运动负荷[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付以岭;;试析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率曲线[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王宏伟,温向荣;基础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分析与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孙飙,马继政;递增运动负荷时左室收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张振强;运动负荷及其计算[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熊焰,邱江涛,孔祥宁;运动负荷本质论——运动负荷概念、定义与分类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宗珍;葛新发;田石榴;;不同运动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苏全生;用薇;张立新;吕庆辉;;水球运动员递增运动负荷下的阻抗心动图研究[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3 周萍;黄文英;帅华;;不同强度运动和慢性心理应激对IL-1β、IL-2、IL-6、TNF-α影响的动态观察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陈海秋;;递增运动负荷后肥胖青少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5 聂东风;石道兴;;论高校田径训练运动负荷定量控制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王军;罗冬梅;吕荣;;运动与负荷对大鼠骨形态影响的无偏体视学观察[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彭欣;;山东女划船运动员月经状况及经期运动负荷安排的研究[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王波;李生民;;课余体育训练合理运动负荷评价指标集选择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张慧智;李亮;徐新利;李文忠;高箴;;论集体项目竞技阶段的运动负荷监控模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李志灏;黄刚强;;论现代力量训练的运动负荷控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滨海县天场初级中学 闻建兵;领会课标理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1年

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李立安;运动是把“双刃剑”[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刘骁;运动降压须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云南昆明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医学诊所 李红彪;把运动带在身边[N];健康时报;2008年

6 金炎奎;运动健康之友[N];华夏时报;2002年

7 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8 吕乃群;患这些疾病不宜运动[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9 梁平县屏锦中学 张文兵;决定锻炼效果的首要问题——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0年

10 记者 胡珉琦;运动不当反夺命[N];北京科技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英男;运动负荷对注意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海秋;不同运动负荷下肥胖青少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张良志;不同运动负荷对篮球运动员注意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江云;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对初中男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邵进科;山东省普通高校中长跑冬训期运动负荷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祥臣;运动负荷广义信息观及系统仿真技术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邱天;一次性运动对血液TLR-4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汪跃金;普通高校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刘丽娟;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华;运动与饮食铁含量对铁状态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2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02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