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论传统武术修为中的体悟思维

发布时间:2017-10-12 23:23

  本文关键词:论传统武术修为中的体悟思维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武术 修为 体悟思维


【摘要】:传统武术和现代体育运动分别孕育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研究其差异必须从其参与者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入手。通过对传统武术运动方式及其所深植的传统文化的考察,笔者认为体悟思维是传统武术区别于现代大多体育运动的典型思维特征。体悟是指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进行的综合性的、身心共同参与的、不加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的一种思维方式,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之先并未存有任何既定的概念和预设的观念,因此能够对认识对象进行整体认知和统全把握。体悟思维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思维方式,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典型体现,作为中华文化一个子部分的武术文化,体现出这种思维特征亦在情理之中。这种典型的思维方式贯穿于武术的创生、学习、练习、运用等各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武术修为中的体悟思维的体现进行论述,得出了“武术修为的过程即是体悟的过程”的结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体悟思维在武术修为中必有其运作机理,理清其内在机理才能更好地把握武术的文化特色,也才能从武术在思维方法上的“应然”上汲取营养,为现代武术教学与训练的“实然”提供借鉴。根据习武主体体悟的对象在层次和方向性上的差别,本文将武术修为中的体悟思维分为外向体悟和内向体悟两个方面。外向体悟是指认识主体对外在现象的完整体悟。武术修为实践中需要体悟的外在现象包括自然现象,生活经验以及武术的功法、套路等武术内容,还包括武术实践者自己的身体所产生的各种感知觉。内向体悟则是指武学修为者对其内在自性的体悟。自性即是人的真实存在状态,道家又称之为人之先天面目。习武者只有离形去知,用体悟的思维方法,才能超越对“假我”的执着,体认“真我”之本然。本研究重点对传统武术修为中的外向体悟从体悟前提、体悟过程、体悟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内心宁静是习武者产生体悟的前提;通过身体不断实践是体悟运作的过程;借由一些媒介或契机是体悟得以发生的典型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有自然现象、生活经验、师徒授受、文本言语等主要形式。内向体悟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武术习练过程中体悟习练主体的自性;二是通过站桩和静坐体悟自性,从而服务于武术修为与实战。此部分涉及到道教丹道理论和心性学说,非笔者目前的学术能力所及,故并未展开论述,期望在之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深入。体悟思维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文化领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而从武术文化的视角对这一典型思维方式进行研究者较少。本文的研究,能够从思维方法上揭示传统武术习练与传承的特点,更有助于从思维层面对传统武术和现代体育运动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如果能够从思维层面把握住武术的内在规律,对于当代武术教学、武术训练、武术传承,也是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关键词】:传统武术 修为 体悟思维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26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1-12
  • (一) 研究对象11
  • (二) 研究方法11-12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一) 研究目的12
  • (二) 研究意义12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12-20
  • (一) 传统武术与修为12-15
  • (二) 体悟思维15-18
  • (三) 传统武术修为中的体悟思维18-20
  • 五、相关研究综述20-26
  • (一) 从武术之外的角度对体悟思维进行的研究20-23
  • (二) 从传统武术的角度对体悟思维进行的研究23-26
  • 第一章 武修即体悟26-36
  • 一、创拳之悟26-28
  • 二、学拳之悟28-30
  • 三、练拳之悟30-33
  • 四、用拳之悟33-36
  • 第二章 武术修为中的外向体悟36-58
  • 一、体悟之前提:内心宁静36-41
  • 二、体悟之过程:身体实践41-44
  • 三、体悟之条件:媒介与契机44-58
  • (一) 自然现象45-49
  • (二) 生活经验49-51
  • (三) 师徒授受51-54
  • (四) 文本言语54-58
  • 第三章 武术修为中的内向体悟58-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4
  • 后记64-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勇;浅谈武术中的气[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乔凤杰;传统武术的道与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佟岩,周滨;谈武术的价值、现状及未来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林家铭;;武术对传统戏曲、舞蹈艺术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5期

5 薛辉;;论中华传统武术的对立与统一[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8期

6 刘惠英;;从中泰争霸赛谈武术技击的继承与发展[J];体育世界;2006年12期

7 刘超;钱强;单敏;;传统武术的发展之路:改造与创新[J];搏击.武术科学;2007年03期

8 武建伟;刘伟;;传统之于现代——谈传统武术为何身陷囹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年08期

9 王丽娜;;从文化学角度探析武术与京剧之关系[J];搏击.武术科学;2007年06期

10 陈光玖;;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武术价值[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映海;;需求视角下武术与社会价值立锥两维互动模式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王美娟;牛爱军;;武术与京剧的艺术性[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戴国斌;;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王林;;文化版图视野下的武术全球化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陈保磊;“武术拳操”为何受大学生青睐[N];中国体育报;2012年

2 徐莉;武术与酒文化的不解之缘[N];中国体育报;2003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高远;山西武术发展之殇[N];科学导报;2013年

4 主笔 本报记者 朱才威;中国武术是不是天下第一?[N];辽宁日报;2010年

5 记者 梁韶辉 耿辉;阚文聪:剑似舞凤 枪如游龙[N];河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杨卓越;找回传统精髓 迎接未来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少雄;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戴国斌;武术的文化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勇;咏春拳典型动作生物力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秀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技击类课程构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何红亮;文学武术初探[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3 闫焕宝;武术电影对促进人们认知武术概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陈浒;传统武术传承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丁锟;道家文化对中华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黄亚歌;武术学练过程中的“体悟”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魏孟飞;论传统武术修为中的体悟思维[D];河南大学;2015年

8 李W,

本文编号:1021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21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