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公园体育现象的组织载体研究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公园体育现象的组织载体研究
【摘要】:城市公园体育组织吸收周边社区居民和优秀体育资源,带动公园周边不同类型的社区体育进行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产生了一定的“集散效应”。本文从发挥组织载体功能的研究视角对城市公园体育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能够对改变现有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方式、加强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对推进“小政府、大社会”进程,探索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发挥“集散效应”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市公园体育组织进行类型划分,从组织基本情况、组织成员参与、组织活动方式和组织提供服务四个维度对组织特征进行分析,挖掘其自身优势及独到之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发现:(1)三类公园体育组织各具特色、发展空间很大;(2)公园体育组织成员呈跨社区、就近就便特征;(3)公园体育组织活动内容丰富、早晚高峰时段集中;(4)公园体育组织服务多元、提升潜力较大;(5)公园体育组织及其集散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问题包括:(1)政府及体育部门对公园体育组织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2)公园体育组织自身开放性及群众性仍需加强;(3)简政放权背景下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存在弊端;(4)政府及体育部门对公园体育组织管理行为缺失;(5)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难以满足成员对组织服务的需求。主要建议:(1)明确各部门职责,创造沈阳市公园体育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2)加强沈阳市公园体育组织自身建设,构建“集散型”公园体育组织网络;(3)发掘利用公园存量场地资源,开发周边公共体育设施;(4)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争取社会各界赞助;(5)分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优秀组织负责人(核心人物);(6)完善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保障成员日常锻炼科学合理。
【关键词】:公园体育现象 组织载体 松散型体育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2
- 一、研究背景9-10
- (一)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9
- (二)简政放权背景下群众体育组织蓬勃发展9
- (三)构建和完善城市体育生活圈9-10
- (四)居民体育需求日趋多元化10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一)研究目的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三、研究内容11
- 四、研究创新点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19
- 一、相关概念界定12-13
- (一)公园体育现象12
- (二)组织载体12
- (三)松散型体育群体12-13
- 二、公园体育相关研究现状13-14
- 三、我国体育社团组织研究现状14-16
- (一)体育社团组织的类型研究14-15
- (二)体育社团的性质及功能研究15
- (三)我国体育社团组织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15-16
- 四、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现状16-17
- (一)关于自群组织的功能研究16-17
- (二)自群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7
- 五、文献综述总结17-19
- (一)对公园体育的研究尚未得到重视17
- (二)对体育组织分类的研究脱离实际情况17-18
- (三)对基层体育组织的研究不足18-19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4
- 一、研究对象19-21
- (一)北陵公园19-20
- (二)青年公园20-21
- (三)万柳塘公园21
- 二、研究方法21-24
- (一)文献资料法21
- (二)观察法21-22
- (三)问卷调查法22-23
- (四)访谈法23
- (五)数理统计法23-24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4-45
- 一、沈阳市公园体育组织类型24-27
- (一)体育社团组织24-25
- (二)民间自治体育组织25
- (三)松散型体育群体25-27
- 二、沈阳市公园体育组织特征及分析27-40
- (一)组织现状及管理特征27-30
- (二)组织成员参与特征30-36
- (三)组织活动方式特征36-38
- (四)组织提供服务特征38-40
- 三、沈阳市公园体育组织存在问题分析40-45
- (一)政府及体育部门对公园体育组织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41
- (二)公园体育组织自身开放性及群众性仍需加强41-42
- (三)简政放权背景下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存在弊端42-43
- (四)政府及体育部门对公园体育组织管理行为缺失43-44
- (五)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难以满足成员对组织服务的需求44-45
- 第五章 结论45-49
- 一、结论45-46
- (一)三类公园体育组织各具特色、发展空间很大45
- (二)公园体育组织成员呈跨社区、就近就便特征45
- (三)公园体育组织活动内容丰富、早晚高峰时段集中45
- (四)公园体育组织服务多元、提升潜力较大45-46
- (五)公园体育组织及其集散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46
- 二、建议46-49
- (一)明确各部门职责,创造沈阳市公园体育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46
- (二)加强公园体育组织自身建设,构建“集散型”公园体育组织网络46-47
- (三)发掘利用公园存量场地资源,开发周边公共体育设施47
- (四)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争取社会各界赞助47
- (五)分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优秀组织负责人(核心人物)47
- (六)完善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保障成员日常锻炼科学合理47-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6
- 附件一52-54
- 附件二54-56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卫东;;对我国体育经营及其法规体系的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赵娪华,陈国成,谢丽娜;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特点及发展趋势[J];体育文史;2001年01期
3 ;各国体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1年02期
4 王乃英,刘尚禄,吴秀云;对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几点建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4期
5 朱琳;对我国体育法治化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阿拉木斯,潘海峰;军队与大众体育[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池泰棱;“体育创新体系”初探[J];体育科研;2003年02期
8 蔡学田;新世纪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刘国同;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拓展[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栾开封,田鸿章;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我国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军;王斌;;体育组织文化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胡宇;龚茂富;;对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白永惠;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张灵甲;谢宏雷;;对新时期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30年铸就煤炭体育事业辉煌路[A];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C];2009年
6 孟文娣;郭永波;邹新娴;祁国鹰;;现阶段中国妇女大众体育参与总体状况的调查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任海;;论体育对环境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韩会君;叶细权;朱跃夫;许国勋;张壮文;;构建环珠江口体育带的初步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陈信康;;体育营销发展的动向与思考[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10 尚虎珊;;宋代体育文化勃兴引出的启示[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宇晗;市体育总会召开第四届委员会议[N];咸阳日报;2010年
2 ;抚顺市体育市场管理条例[N];抚顺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智勇;体育产业成“千亿航母”[N];泉州晚报;2011年
4 记者孙雪梅 见习记者秦静 杨波;大力创建体育名城[N];秦皇岛日报;2011年
5 市体育局局长 康国雄;做大做强体育产业[N];衡阳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冯骥;建好“民心体育”惠民生[N];西藏日报(汉);2012年
7 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马宏俊;我国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困境及对策[N];中国体育报;2013年
8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 顾灏宁;发展体育产业 加快转变方式(上)[N];中国体育报;2013年
9 张修枫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城市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德国华人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德国城市怎么发展体育[N];东方早报;2014年
10 杨洋 范海波;举办奥运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N];中国证券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p苊
本文编号:1055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5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