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改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都民办高校 公共体育篮球课程 改革研究 教师队伍 公共体育课学生
【摘要】:本世纪初,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重点发展我国民办教育事业。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和各地民办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为我国的全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并且为全社会提供了大量综合性的专业人才,因此民办高校教育已经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重要一项即为篮球课程。篮球运动在我国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原因在于高校学子的大力推动,同时篮球运动对于高校学子的综合素质也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因为通过篮球运动,广大学子不仅能学习到丰富的篮球知识,更能体会和领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传统教育中少有提及的高贵品质。因此民办高校的公共篮球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都作为文化历史名城,有责任肩负起继承人文传统、培养和造就综合性人才的重任,因此对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的改革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教学现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成都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其研究结果为:1、成都市部分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没有专门的教材,依靠教师自编课件或口头教学,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不同程度存在缺乏依据的现象。2、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学内容中,篮球技术的教学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但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篮球知识和篮球战术方面的教学满意度不局。3、成都市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是广大民办高校篮球课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课题。4、成都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中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方式单一,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5、成都市民办高校篮球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都较为理想,但是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偏少,教师队伍的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6、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素质。
【关键词】:成都民办高校 公共体育篮球课程 改革研究 教师队伍 公共体育课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 前言9-13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改革的目标研究10
- 1.2.2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10-11
- 1.2.3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11
- 1.2.4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期末考核方面的研究11
- 1.2.5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学发展的研究11-12
- 1.2.6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存在问题的研究12
- 1.2.7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兴趣培养的研究12-13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3-16
- 2.1 研究对象13
- 2.2 研究方法13-16
- 2.2.1 文献资料法13-14
- 2.2.2 问卷调查法14-15
- 2.2.3 专家访谈法15-16
- 2.2.4 逻辑分析法16
- 2.2.5 数理统计法16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6-32
- 3.1 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学现状分析16-24
- 3.1.1 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现状分析16-17
- 3.1.2 教学内容分析17-19
- 3.1.3 教学方法分析19-20
- 3.1.4 教学效果分析20-22
- 3.1.5 教学考核评价分析22
- 3.1.6 教学场地分析22-24
- 3.2 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中学生情况分析24-27
- 3.2.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24-25
- 3.2.2 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动机与兴趣分析25-27
- 3.3 成都市民办高校篮球教师师资分析27-32
- 3.3.1 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教师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分析28-29
- 3.3.2 职称结构分析29-30
- 3.3.3 学历结构分析30
- 3.3.4 教师执教能力分析30-31
- 3.3.5 教师教学态度分析31-32
- 4 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改革的对策研究32-34
- 4.1 拓展篮球运动的外沿、加深篮球运动的内涵,增加篮球运动的形式32-33
- 4.2 优化篮球课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篮球课程的兴趣33
- 4.3 篮球课程教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标准应多元化33-34
- 4.4 健全篮球课堂的场地设施,提高篮球场馆利用率34
- 4.5 努力提高篮球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综合型篮球教师34
- 5 结论与建议34-38
- 5.1 结论34-36
- 5.1.1 教材缺乏,教学目标不清晰35
- 5.1.2 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方法单一35
- 5.1.3 教学质量提升空间大35
- 5.1.4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35
- 5.1.5 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35-36
- 5.1.6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任务艰巨36
- 5.2 建议36-38
- 5.2.1 加深篮球运动的内涵,增加活动内容36
- 5.2.2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良好结合36
- 5.2.3 优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36-37
- 5.2.4 改善硬件条件,满足活动需求37
- 5.2.5 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综合型体育教师37-38
- 6 参考文献38-40
- 7 附件40-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仙兰;对高校公共体育开设游戏健身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张振华;市场经济对公共体育的影响与变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3 王亚飞;公共体育:社会伦理向度的哲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王亚飞;;对公共体育:社会伦理向度的哲学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2期
5 张洪武;陈元欣;李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冯国有;;利益博弈与公共体育政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7期
7 杨敏;王勇;武卫;;高校公共体育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4期
8 李春月;董树立;;公共体育对城市影响研究[J];科技成果纵横;2008年04期
9 王军;;公共体育资源的整合与流通策略[J];中国商贸;2009年19期
10 叶东惠;;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研究生培养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金辉;任丽娟;;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魏丽艳;;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投入主体政策的理性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何小涛;梁建平;龙家勇;孙洋;田逢盛;潘子辉;;田径在高校公共体育选课边缘化成因的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贾佳;;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公共体育开设田径必修课的可行性调查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5 王伟明;林爱翠;;高校田径选修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王占坤;;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谢向阳;;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宋继新;;论奥运对和平的追求——促进北京奥运稳定与中国和平崛起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刘兰;骆秉全;;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公共体育资源优先性配置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10 刘斌;孙洪涛;谢向阳;;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彦友;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资源服务作用[N];黄冈日报;2007年
2 记者王继晟;今后力促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职能[N];人民日报;2012年
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耿燕;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场馆商业化管理研究[N];中国体育报;2012年
4 记者 刘菁 龚敏卓;公共体育发展要发挥地域特点优势[N];各界导报;2014年
5 河南省开封市教育局 雷泓霈;基层政府须有健壮的公共体育意识[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何江;会宁县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N];白银日报;2009年
7 纪承炎 记者 刘晓华;第十二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昨日举行[N];大连日报;2014年
8 记者 李志强;南昌不断完善四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N];南昌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晓东 通讯员 邵明亮;成都推动公共体育城乡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宋继新;奥运对和平的追求[N];吉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玉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2 卢跃东;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实际测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3 沈政;论分级政府财政体制下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刚;基于网络化管理模式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古成龙;重庆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保健康复课的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李艳;同伴评价对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林宇;公共体育服务视域下公共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邵骐;城市公共体育产品多元化供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周长根;皖江城市带政府公共体育行为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年
7 窦苏明;常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欢歌;西安城区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9 刘畅;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下高校公共体育慕课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10 王乐;成都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改革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60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6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