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结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23:30
本文关键词:山西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结构的研究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古至今,教育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能体现出教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足以体现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全民都在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国家对体育一直很重视,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因此在高校中体育师资力量不可缺少。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的基地和摇篮,体育师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高素质人才身体健康的好坏,继而影响到国之命运。学校体育教师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师资队伍发展严重受阻,现在高校连年扩张,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扩招速度,教师待遇以及社会地位偏低,从而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下降。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下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结构合理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大同大学、晋中学院、长治学院、运城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和吕梁学院山西省十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为研究切入点,以山西省这十所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结构的表征数据结构和内涵能力结构进行调查,并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产生师资结构的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生师比数值过高,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术科骨干教师年龄结构存在断层的隐患;山西省整体术科教师学历还是比较满意,但是个别学校博硕士比例未达到教育部要求的50%;学缘结构方面存在较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具有教授职称的术科教师严重不足;术科教师的整体科研成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改变山西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结构的不合理的现状。改变不合理现状的措施有:加强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学历人才;改善近亲繁殖的单一的学缘结构;提高术科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重视术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术科教师的科研水平等。
【关键词】:山西省 本科院校 体育教育 术科 师资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11-12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
- 1.3 文献综述12-17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12-13
- 1.3.2 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结构的研究13-17
- 第二章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7-23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20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问卷调查法17-19
- 2.2.3 数理统计法19
- 2.2.4 专家访谈法19
- 2.2.5 逻辑分析法19-20
- 2.3 研究内容20-21
- 2.4 研究步骤21-23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3-59
- 3.1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表征数据结构研究23-33
- 3.1.1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生师比及教师人均周课时数和课程结构的研究23-28
- 3.1.2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性别结构研究28-30
- 3.1.3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年龄结构研究30-33
- 3.2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内涵能力结构研究33-52
- 3.2.1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学位结构研究33-36
- 3.2.2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学缘结构研究36-39
- 3.2.3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职称结构研究39-43
- 3.2.4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专业能力结构研究43-46
- 3.2.5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科研能力研究46-50
- 3.2.6 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社会服务项群结构研究50-52
- 3.3 影响山西省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师资结构的因素分析52-59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59-63
- 4.1 结论59-61
- 4.1.1 生师比结构59
- 4.1.2 性别结构59
- 4.1.3 年龄结构59
- 4.1.4 学位结构59
- 4.1.5 学缘结构59-60
- 4.1.6 职称结构60
- 4.1.7 科研结构60
- 4.1.8 社会服务60-61
- 4.2 建议61-63
- 4.2.1 师资岗位待遇及标准61
- 4.2.2 师资岗位发展期许61
- 4.2.3 科研平台建设61
- 4.2.4 教师岗位竞争力61
- 4.2.5 师资社会生活环境61-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71
- 致谢71-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先桃;;国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与借鉴[J];东南亚纵横;2006年06期
2 许华新;;关于加强职业院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构想[J];广西教育;2011年30期
3 汪安梅;;上海民办高校师资结构之性别因素研究[J];成人教育;2013年12期
4 李爱华;王新国;何华锋;姚志成;;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员队伍师资结构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J];时代教育;2014年11期
5 黄雅莲;;我院高级职称教师年龄结构浅析和预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赵凤玉;;地方高校外语师资结构特征及培养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7 胡爱林;教师职称结构的优化模型[J];菏泽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8 贾莹莹;;我国重点大学教师学历结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5期
9 刘玉娟;;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分析与建设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年05期
10 于素梅;石雷;;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阶段性结构体系建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1070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7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