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2014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技战术打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1 01:44

  本文关键词:2014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技战术打法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女排 世锦赛 技战术打法 统计分析 排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


【摘要】:2014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中国女排以10胜3负的成绩取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二名,时隔16年再次获得世锦赛亚军。中国女排本次比赛虽然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整支队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与其他队伍之间的比赛录像观看,利用排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对比赛过程中的排球技术以及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以中国队技战术运用情况作为重点,分析中国女排与其他队伍的优势与差距,总结中国女排在本次世锦赛中的战术打法特点,为今后中国女排训练比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女排以跳发飘球为主要发球方式,发球稳定兼具攻击性。2、中国女排采用“主攻+自由人+接应”为主的三人接发球阵形,接发球到位率高于美国队、多米尼加等队,与巴西队持平。3、中国女排拦网得分与巴西等强队水平相当,但在拦网失误上与巴西队相差较大。4、中国女排在防守技术上与巴西队有较大的差距,防守起球率低、失误高。5、强攻是中国女排使用最多的战术打法,中国队强攻扣死率要低于对手强攻扣死率,具有整体“强攻不强”、“个体突出”的现象存在;中国女排快攻使用率高于对手,使用最多的快攻依然是背飞和短平快进攻。与巴西队、美国相比,“快、变”不突出,形成中心掩护,两侧拉开的快攻战术打法;中国女排在本届世锦赛中立体攻使用数量和使用率高于外国队,同时扣死率超过对手,中国女排立体进攻主动运用上有所加强,效果明显,是中国女排有效得分手段。
【关键词】:中国女排 世锦赛 技战术打法 统计分析 排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7
  • 1.1 研究背景8
  • 1.2 理论基础8-13
  • 1.2.1 排球技术相关概念界定9
  • 1.2.2 排球战术相关概念界定9-10
  • 1.2.3 排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技战术统计的运用与比较10-13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1.3.1 研究的目的13
  • 1.3.2 研究的意义13-14
  • 1.4 文献综述14-17
  • 1.4.1 排球技战术的相关研究14
  • 1.4.2 统计类软件在其它体育项目中的应用研究14-15
  • 1.4.3 统计类软件在排球项目中的应用研究15-17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8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8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录像观察法17
  • 2.2.3 数理统计法17
  • 2.2.4 访谈法17
  • 2.2.5 比较分析法17-18
  • 3 结果与分析18-50
  • 3.1 运动员基本情况18-20
  • 3.1.1 身高18
  • 3.1.2 年龄18-19
  • 3.1.3 扣球高度19-20
  • 3.1.4 拦网高度20
  • 3.2 中国女排技术运用效果分析20-32
  • 3.2.1 发球效果分析20-23
  • 3.2.2 接发球效果分析23-25
  • 3.2.3 扣球效果分析25-27
  • 3.2.4 拦网效果分析27-30
  • 3.2.5 防守效果分析30-32
  • 3.3 中国女排战术运用情况分析32-41
  • 3.3.1 发球战术分析32-34
  • 3.3.2 强攻战术34-35
  • 3.3.3 快攻战术35-37
  • 3.3.4 立体进攻战术37-38
  • 3.3.5 中国女排一攻战术打法38-40
  • 3.3.6 中国女排防反战术打法40-41
  • 3.4 中国女排与美国、巴西战术打法案例分析41-46
  • 3.4.1 中国女排进攻位置分析41-43
  • 3.4.2 中国女排进攻打法分析43-44
  • 3.4.3 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组合44-46
  • 3.5 中国女排技战术特点46-50
  • 3.5.1 中国女排技术特点46-47
  • 3.5.2 中国女排战术特点47-50
  • 4 结论与建议50-52
  • 4.1 结论50
  • 4.2 建议50-51
  • 4.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作者简介55-56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56-57
  • 附录57-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仙,徐芳,张玉红;第27届奥运会中国女排进攻与防守的调研[J];体育与科学;2001年01期

2 叶明;对中国女排运动员身体条件现状的初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3 王洪军;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失利的原因分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赵善文;从2003年世界杯赛看中国女排的现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吴嘉毅,林彩霞;’02世锦赛中国女排强攻效果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中国女排再夺世界冠军[J];观察与思考;2003年12期

7 孙萍;浅析中国女排成功夺冠的奥秘[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阿英嘎;中国女排获“两连冠”技术因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甘健辉,余学好,许益芳;第九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10 吴志菲;赵蕊蕊:中国女排“当家花旦”球里球外事[J];职业技术;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尔联;张海蓬;;对中国女排队员扣球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卢光保;;中国女排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建华;;把握比赛规律、夺取奥运金牌——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系统状态比较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卢玲;孟范生;卢光保;;第九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原建军;;从四次世界女排大赛看中国女排跳发球水平的提高与不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张忠新;孟范生;项贤林;金峗;;200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进攻效果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白海波;;对中国女排队员强攻扣球技术动作解析[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袁芳;赵振东;;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魏统朋;陈丽;;中国女排2012年奥运会胜负局进攻效果的对比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安琪;;中国女排后备人才储备情况的调查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长云;中国女排志在卫冕[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静;中国女排“走过十七年”[N];中国体育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罗蓉芳;“娘家人”的情怀[N];闽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罗蓉芳;中国女排再次回“娘家”集训[N];闽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罗蓉芳;中国女排华安先锋希望小学落成[N];闽南日报;2007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苏畅;再攻能力不如巴西[N];中国体育报;2006年

7 苏畅;为中国女排培养更优秀人才[N];中国体育报;2007年

8 苏畅;中国女排一传漏洞凸显[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黄心豪邋汪从飞;中国女排1比3负于广州男排[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记者 苏畅;中国女排轻取多米尼加[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芳;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频;第11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应队员攻防效果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2 郭永嵩;第三十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主攻队员进攻效果的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3 王会;中国女排战绩与教练员指导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4 郑冰杰;中国女排技术运用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2年

5 赵昶彬;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发球、扣球强攻、强攻拦网效果比较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冯建;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巴、美、日女排主要技战术运用效果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7 徐亚龙;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技战术运用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娴;新组建中国女排2013年参加国际大赛成绩的分析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苗仲超;第十七届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主攻手得分手段及效果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10 白宝焕;2013-2014中国女排联赛各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0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70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b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