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大众审美视域下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07:38

  本文关键词:大众审美视域下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竞技武术套路 大众审美 发展


【摘要】:竞技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现代化发展的龙头,它以“高、难、美、新”的技术体系推动着武术竞技化的发展,使其不仅融入了西方竞技体育的行列,同时引领竞技武术套路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随着大众这一社会主流群体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凸显,竞技武术套路高度的竞技化发展越来越凸显自身的不足,武术研究者以及大众都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观念和见解。本文从美学的基本理论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大众审美的视角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进行探究。本文以审美作为切入点,把竞技武术套路和大众审美有机的连接起来,通过两者之间对美的认知进行交叉与碰撞。目的在于探求大众的审美心理以及审美需求,使竞技武术套路未来的发展不再仅限于精英化的发展模式,更要融入大众的生活体系中,同时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探索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方向。研究的意义:一是多角度的研究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二是有效的把握大众审美的视角,同时结合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需求,探求竞技武术套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对审美的主体进行分析研究,而不是单一的研究竞技武术套路所展现的美学价值;二是试探性的提出竞技武术文化的价值体体系。笔者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竞技武术套路与大众审美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以竞技武术套路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两者的“审美特征”作为联系点,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交叉与碰撞。2、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寻求大众的支撑,竞技武术套路在追求竞技发展的同时,更意识到时代背景下大众的主导性以及自身传承体系的发展,满足大众的审美意识,真正引领大众作为竞技武术套路传承的主体。3、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寻求武术文化的回归。一方面,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缩影,其凸显了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大众审美意识的提升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强势发展,大众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竞技武术套路作为时代下中华武术发展的代表,是大众了解与认识武术的基础,竞技武术套路寻求武术文化的回归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竞技武术套路 大众审美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5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竞技武术作为当代中华武术发展的主流趋势11
  • 1.1.2 武术研究者对竞技武术套路未来发展的担忧和困惑11-12
  • 1.1.3 大众审美的意识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文献综述13-19
  • 1.3.1 竞技武术套路未来发展的研究13-14
  • 1.3.2 大众审美的研究14-15
  • 1.3.3 竞技武术套路与审美的研究15-19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1
  • 2.2.1 文献资料法19
  • 2.2.2 专家访谈法19
  • 2.2.3 逻辑分析法19-21
  • 3 结果与分析21-39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21-23
  • 3.1.1 大众审美21-22
  • 3.1.2 竞技武术套路22-23
  • 3.2 大众审美与竞技武术套路的交叉与碰撞23-30
  • 3.2.1 竞技武术套路与大众审美的内在联系23-24
  • 3.2.2 大众审美的评价体系与竞技武术套路的碰撞24-25
  • 3.2.3 大众审美心理与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碰撞25-27
  • 3.2.4 大众审美意识与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碰撞27-29
  • 3.2.5 竞技武术套路的审美追求有助于引导大众审美意识29-30
  • 3.3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寻求大众的支撑30-32
  • 3.3.1 大众的主导地位31
  • 3.3.2 竞技武术套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需求31-32
  • 3.3.3 竞技武术套路传承的需求32
  • 3.4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寻求武术的文化底蕴32-39
  • 3.4.1 大众对武术文化的需求33-34
  • 3.4.2 竞技武术文化价值的凸显34-39
  • 4 结论与建议39-40
  • 4.1 结论39
  • 4.2 建议39-40
  • 4.2.1 竞技武术套路体系的层次化发展39
  • 4.2.2 竞技武术套路与影视艺术的交叉发展39
  • 4.2.3 竞技武术文化体系的构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敏卿;董慧娟;;竞技武术套路的美学赏析与创意[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海峰;;大众审美的前见和格式塔心理因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5期

3 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健;杨艳梅;;竞技武术套路的审美因素及其构成法则[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朱益兰;;竞技武术套路的审美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12期

6 王怡;;当代竞技武术发展趋势的文化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汪金安;;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未来发展[J];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陈永辉;;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9 陆跃琴;;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在编排中的体现[J];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06期

10 李春青;;从贵族审美到大众审美——兼谈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立场问题[J];燕赵学术;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媛;从中国20世纪的插画看大众审美趣味的变迁[D];四川大学;2007年

2 董芳;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霍丕兰;“十二五”期间竞技武术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步峰峰;竞技武术套路文化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7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97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