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计时制”羽毛球赛制的方案设计及试行

发布时间:2017-10-28 13:00

  本文关键词:“计时制”羽毛球赛制的方案设计及试行


  更多相关文章: 计时制 羽毛球赛制 方案设计 试行


【摘要】:大众羽毛球运动是羽毛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竞技羽毛球运动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是提高大众羽毛球比赛的保障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生活,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绿色健康的运动项目,据普遍调查显示,羽毛球运动参与者日趋庞大,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热火朝天,羽毛球比赛也频繁开展,给比赛的组织与管理带来相应的困难,特别是大众羽毛球参与者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参赛者性别,年龄层次,运动水平以及可以参加比赛的时间等因素,制约的大众羽毛球比赛的开展。尤其是大众羽毛球比赛缺乏一种统一规范的赛制,来显示比赛的公正公平,充分发挥比赛参与者的真实水平。从这方面来看,是制约大众羽毛球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计时制羽毛球赛制产生的背景、内容的制定、计时制羽毛球赛制的特点、计时制羽毛球赛制的发展、成熟与试行以及对大众羽毛球比赛的影响,根据国际羽联先前使用的15分赛制和国际羽联现行的竞技羽毛球比赛使用的21分新赛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些科学的依据,寻求一种合适的、规范的大众羽毛球赛制,解决大众羽毛球比赛中存在的组织和运行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得出,“计时制”羽毛球赛制是参照羽毛球参与者独特性及其社会比赛相应的一些因素而产生,其内容的制定具有可靠地科学依据,与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的规律相吻合。规则的内容日趋完善,并且不断的应用在羽毛球比赛中。1、“计时制”羽毛球赛制是参照大众羽毛球参与者独特性及其社会比赛相应的一些因素而产生,其内容的制定具有可靠地科学依据,与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的规律相吻合。规则内容日趋完善,并且不断的应用在羽毛球比赛中。2、“计时制”羽毛球赛制具有精确性、灵活性、连续性、合理性、竞争性、偶然性等特点。3、”计时制”羽毛球赛制能够为参赛者排出准确的参赛时间,缓解裁判压力;参赛者可以灵活的安排比赛时间,协调自己的休息时间;能够使羽毛球比赛商业化,还能够给电视媒体、羽毛球馆、羽毛球产业等带来更多的收益。4、“计时制”羽毛球赛制对参赛者的比赛强度、体能合理恢复的科学控制,能够使参赛者每场比赛在体力充足的条件下参与比赛,发挥其应有的技战术水平,使其能够避免运动疲劳造成的运动损伤,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关键词】:计时制 羽毛球赛制 方案设计 试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前言12-21
  • 1.1 选题依据12-13
  • 1.2 文献综述13-20
  • 1.2.1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13-14
  • 1.2.2 羽毛球规则的演变史14-16
  • 1.2.3 “21”分新赛制的实施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16-17
  • 1.2.4 大众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17-18
  • 1.2.5 篮球、足球等计时性项目赛制变革对运动的影响18-20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20-21
  • 1.3.1 计时制20
  • 1.3.2 竞赛制度20-21
  • 1.4 研究意义21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4
  • 2.1 研究对象22
  • 2.2 研究方法22-24
  • 2.2.1 文献资料法22
  • 2.2.2 问卷调查法22-23
  • 2.2.3 对比分析法23-24
  • 2.2.4 数理统计法24
  • 2.2.5 逻辑分析法24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4-44
  • 3.1 计时制羽毛球赛制24-33
  • 3.1.1 计时制羽毛球赛制产生的背景24-26
  • 3.1.2 “计时制”羽毛球赛制规则内容的制定26-29
  • 3.1.3 “4分钟”来源的合理性29-33
  • 3.2 计时制羽毛球赛制特点分析33-38
  • 3.2.1 赛前编排的精确性34-35
  • 3.2.2 赛前编排的灵活性35-36
  • 3.2.3 比赛安排的连续性36-37
  • 3.2.4 比赛强度的合理性37-38
  • 3.2.5 比赛的竞争性38
  • 3.2.6 比赛结果的偶然性38
  • 3.3 “计时制”羽毛球赛制对大众羽毛球运动的影响38-42
  • 3.3.1 对裁判的影响38-39
  • 3.3.2 对参赛者的影响39-40
  • 3.3.3 对羽毛球比赛商业化的影响40-42
  • 3.3.4 比赛观赏性提高42
  • 3.3.5 对大众健身的保护与促进作用42
  • 3.4 计时制羽毛球赛制的试行42-44
  • 3.4.1 北京体育大学校内分级赛43
  • 3.4.2 “谁是球王”高校北方赛区海选比赛43
  • 3.4.3 “谁是球王”高校南北赛区决赛43-44
  • 4 结论与建议44-46
  • 4.1 结论44
  • 4.2 建议44-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49-51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志勇;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郝军龙,贾文彤;高校羽毛球学期教学中的比赛3段论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张洪宝;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吴宏江,王剑;羽毛球步法教学研究[J];天中学刊;2003年05期

5 庄志勇;我国高校羽毛球比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羽毛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年06期

7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8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王丽娟;张博;于容容;肖福俊;;羽毛球比赛中节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林继宏;;羽毛球意识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曾亦斌;;珠三角地区大众羽毛球热形成的原因与特点的研究[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3 安忠鑫;蒋家珍;钟秉枢;冷波;周志辉;王磊;;《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在2011年苏迪曼杯直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董林;;大学生对羽毛球学习兴趣的探讨[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钟稳;;高水平羽毛球女单项目击球状态与胜负关系的分析和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戴金彪;管颖;;“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影响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克阳;;上海市杨浦区高中生参加课余羽毛球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以部分高中为例[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8 袁博峰;;从电视直播收视数据浅析中国羽毛球职业化的可行性[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傅琪琪;李海;;基于商业视角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演变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10 王聪;秦学林;;基于TRIMP的羽毛球训练及比赛负荷监控[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羽毛球比赛规则要点[N];人民日报;2007年

2 狄赫丹;长治鸿羽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长治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先永;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打造广州金灿灿的体育名片[N];中国体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许珂;昆明业余羽毛球市场缘何火瀑?[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宋辉;羽毛球让社区居民乐此不疲[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6 记者 马月红;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开馆暨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周口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云波;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桂林举行[N];桂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胡奎 实习记者 严竹芸 实习生 张柯璐;全州“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之州直单位篮球·羽毛球比赛活动启动[N];黔西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赵乃林;“羽毛球是我健身的好‘处方'”[N];辽宁日报;2001年

10 李樱;羽毛球馆的9100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晶华;羽毛球空气动力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2 漆昌柱;羽毛球专家—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动思维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谷平;北京市大众羽毛球锻炼者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行为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王杰;河南省羽毛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孔令德;中国羽毛球产业链的组成与提升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夏宇;羽毛球规则变化史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雷;西安市羽毛球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小女;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课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兰财;北京市羽毛球培训网络营销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9 王昊;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1年

10 马振鹏;西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108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08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