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比赛不同技术使用情况的对比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31 16:25
本文关键词: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比赛不同技术使用情况的对比与分析
【摘要】:按照国际乒联的规定,2014年7月以后的所有国际大型乒乓球比赛,都将使用塑料材质的乒乓球。比赛用球在材质和大小上都有变化,查阅相关前人的研究,这些变化势必会对比赛中选手的技术使用情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于2015年举行的第53届世乒赛,作为到目前为止,使用塑料球的第一届世乒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第53届世乒赛中,男单八强选手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赛中选手进入相持阶段时前五板的技术,五板后终结比赛时的技术,进行数据统计。相对全面地统计出,使用新材料球以后的第一届男单世乒赛中,优秀男子选手某一板的技术使用率和得失分情况。可以客观的用数据表达出,不同技术使用次数的多少及比赛效果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最后,从整体比赛结构进行分段对比分析。力求为塑料球时代男子选手单打比赛中技战术的使用,以及男子选手和教练员更快地了解,并适应塑料球时代的乒乓球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通过对53届世乒赛中,男单八强选手不同技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第一板发球中,选手全是使用正手发球技术,发球旋转以下旋性质的发球为主,落点上以发正手位不出台短球最多,得分率方面急长球普遍要高,抛球方式方面,选手们以非高抛发球为主,选手在比赛中发球时的站位方式全是反手位。2.在第二板技术中,反手技术使用情况稍多于正手,反手技术得分效果好于正手。接发球以进攻和控制技术为主,且进攻技术的比赛效果最好。主要技术使用以摆短及反手拧拉技术为主,且反手拧拉的比赛效果好于摆短,抢拉出台/半出台球技术的比赛效果最好。3.在第三板技术中,正手技术使用率高于反手,正手技术比赛效果好于反手。第三板以进攻技术为主,控制技术较第二板明显减少,防守技术较第二板明显增多。主要技术使用以抢拉出台/半出台球技术为主,相比第二板摆短和反手拧拉技术的使用率下降非常明显。4.在第四板技术中,正手技术的使用率低于反手,但正手技术的比赛效果好于反手。第四板回球中进攻技术使用最多,防守技术使用明显增多且失分率较高。主要技术的使用以抢拉出台/半出台球技术最多,且得分率较高,减力推/挡技术的使用率较多且失分率最高,反手拧拉、摆短技术等台内短球技术使用率非常低。5.在第五板技术中,正手技术的使用率比反手多,正手技术的得分效果好于反手。第五板进攻技术的使用率明显多于控制和防守技术,前五板中进攻技术使用最多的就是第五板。主要技术方面,第五板以使用抢拉出台/半出台球技术和减力推/挡技术为主,且抢拉出台/半出台球比赛效果较好。6.五板以后终结技术使用情况,正手技术使用率明显多于反手,进攻技术使用率最多,控制技术没有使用情况。主要技术以抢拉出台/半出台球技术为主,其中正手抢拉出台/半出台球技术明显多余反手,扣杀高球技术终结比赛能力比较强,但比赛中使用率不高。7.对比赛分阶段进行统计发现三个阶段的得分情况比较均匀,选手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段的表现效果最好。发球抢攻段中进攻技术以正手为主,且正手和反手进攻技术的使用率差别不明显,接发球抢攻段中进攻技术以反手为主,且反手进攻技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正手,相持段正手进攻技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反手。
【关键词】:第53届世乒赛 塑料球 不同技术 男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3
- 1.1 选题的依据11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11-13
- 2 文献综述13-18
- 2.1 有关于塑料球特性方面的主要文献综述13
- 2.2 有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概念界定的主要文献综述13-15
- 2.3 近几年有关于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研究的主要文献综述15-18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8-21
- 3.1 研究对象18
- 3.2 研究方法18-21
- 3.2.1 文献资料法18
- 3.2.2 专家访谈法18
- 3.2.3 录像观察法18-19
- 3.2.4 数理统计分析法19-20
- 3.2.5 对比分析法20-21
- 4 研究结果和分析21-43
- 4.1 对第53届世乒赛男八强选手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21-22
- 4.1.1 对八强选手握拍方法的统计分析21
- 4.1.2 对八强选手左右手持拍情况的统计分析21-22
- 4.1.3 对八强选手胶皮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22
- 4.2 对八强选手第一板(发球)技术的统计分析22-26
- 4.2.1 对八强选手正手发球与反手发球的对比分析22-23
- 4.2.2 对八强选手发球旋转的对比分析23
- 4.2.3 对八强选手发球落点的对比分析23-25
- 4.2.4 对八强选手抛球方式的对比分析25-26
- 4.2.5 对八强选手发球站位方式的对比分析26
- 4.3 对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选手第二板击球技术的统计分析26-29
- 4.3.1 对八强选手第二板正、反手类技术的对比分析26-27
- 4.3.2 从攻防属性对八强选手第二板技术的对比分析27-28
- 4.3.3 对八强选手第二板主要技术的对比分析28-29
- 4.4 对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选手第三板击球技术的统计分析29-32
- 4.4.1 对八强选手第三板正、反手类技术的对比分析29-30
- 4.4.2 从攻防属性对八强选手第三板技术的对比分析30-31
- 4.4.3 对八强选手第三板主要技术的对比分析31-32
- 4.5 对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选手第四板击球技术的统计分析32-35
- 4.5.1 对八强选手第四板正、反手类技术的对比分析32-33
- 4.5.2 从攻防属性对八强选手第四板技术的对比分析33-34
- 4.5.3 对八强选手第四板主要技术的对比分析34-35
- 4.6 对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选手第五板击球技术的统计分析35-38
- 4.6.1 对八强选手第五板正、反手类技术的对比分析35-36
- 4.6.2 从攻防属性对八强选手第五板技术的对比分析36-37
- 4.6.3 对八强选手第五板主要技术的对比分析37-38
- 4.7 对男单八强选手五板后终结比赛时技术的统计分析38-41
- 4.7.1 对八强选手终结比赛时正、反手类技术的对比分析38-39
- 4.7.2 从攻防属性对选手终结比赛时技术的对比分析39-40
- 4.7.3 对选手终结比赛时主要技术的对比分析40-41
- 4.8 对53届世乒赛八强选手的比赛进行分段对比分析41-43
- 5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48
- 致谢48-49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杰;虞丽娟;张辉;;基于属性重要性的乒乓球比赛技术诊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段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2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2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