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所知名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三所知名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及启示
【摘要】: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积聚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吸引着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参与其中,在体育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构成了美国高校体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其完善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3所世界知名高校的体育社团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分析。研究发现,这些知名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具有如下几点突出特征: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系统体制健全、结构科学,坚持科学的人本主义理念;美国高校体育社团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有明确的筹款途径和使用说明;美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美国高校体育社团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学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创造了平台;美国高校有具有丰富的既考虑群体需求又满足个人诉求的体育社团管理内容;美国高校对体育风险有较强的防范意识,有着完善的体育社团风险防范条例,等。基于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审思和对美国三所知名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的梳理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引领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具体思路如下:在管理制度方面,应明确权责机制,制定符合体育社团发展的管理手册;在管理理念方面,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多渠道服务体系;在管理手段方面,应抓大放小简政放权,正视体育社团组织的工具性;在机构改革方面,应精简管理机构,力图组织机构扁平化,垂直化;在培训提升方面,应加强培训和引导,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在财务管理方面,应提高学校拨款比例,发挥学生自主筹款能力;在场馆管理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体育社团使用比例;在风险管理方面,应规范体育社团活动流程,建立良好的预案与处置机制。
【关键词】:美国 高校体育社团 管理模式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0-11
- 1.3.1 研究对象10
- 1.3.2 研究方法10-11
- 1.4 相关概念界定11-13
- 1.4.1 高校体育社团11
- 1.4.2 管理模式11-12
- 1.4.3 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12-13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3-14
- 1.5.1 本研究创新之处13
- 1.5.2 本研究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 高校体育社团研究综述14-22
- 2.1 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现状14-17
- 2.1.1 关于高校体育社团功能及特征的研究14-15
- 2.1.2 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组织构成的研究15-16
- 2.1.3 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的研究16-17
- 2.2 国内高校体育社团研究现状17-20
- 2.2.1 关于高校体育社团功能的研究18-19
- 2.2.2 关于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对策的研究19
- 2.2.3 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19-20
- 2.2.4 关于中美高校体育社团比较分析的研究20
- 2.3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研究展望20-22
- 第三章 美国高校体育社团历史沿革22-24
- 第四章 美国高等院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探析24-48
- 4.1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体育社团管理模式探析24-29
- 4.1.1 体育社团组织机构完善,,运行合理25-26
- 4.1.2 体育社团成立流程规范26-27
- 4.1.3 社团活动管理细致严谨27-28
- 4.1.4 活动经费筹集方式多元,使用规范28
- 4.1.5 体育社团场馆设施齐全,资源丰富28
- 4.1.6 风险管理意识突出,管控有效28-29
- 4.1.7 社团活动宣传管理严格29
- 4.2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体育社团管理模式探析29-36
- 4.2.1 体育社团组织结构完善,运行合理30-32
- 4.2.2 体育社团成立审批严格32
- 4.2.3 体育社团的管理规范32-33
- 4.2.4 对社团活动的管理33-34
- 4.2.5 活动经费筹集方式多远,使用规范34-35
- 4.2.6 风险管理意识突出,管控有效35-36
- 4.2.7 对宣传物品的管理36
- 4.3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体育社团管理模式探析36-43
- 4.3.1 体育社团组织机构完善,运行合理37-39
- 4.3.2 体育社团成立条件和审批流程认真严格39
- 4.3.3 体育社团管理39-40
- 4.3.4 体育社团活动管理40
- 4.3.5 风险管理40-41
- 4.3.6 财务管理41-42
- 4.3.7 设施管理42-43
- 4.4 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分析43-48
- 4.4.1 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特点43-44
- 4.4.2 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特征44-46
- 4.4.3 研究结论46-48
- 第五章 美国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的启示48-56
- 5.1 精简组织管理机构,构建垂直管理体系48-49
- 5.2 明确权利责任机制,制定社团发展手册49-50
- 5.3 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畅通渠道服务体系50-51
- 5.4 抓大放小简政放权,正视社团工具属性51-52
- 5.5 加强专业能力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52
- 5.6 提高学校拨款比例,发挥学生筹款能力52-53
- 5.7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社团使用比例53-54
- 5.8 规范社团活动流程,建立预案处置机制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马新东;高前进;周越;许林亚;;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周小敏;;大学体育社团发展困扰及评价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常颖;;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以温州市高校体育社团为个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5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6 李学青;管理概念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06期
7 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8 张勇智;王莹莹;;国内外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9期
9 吕春辉;;西方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10 赖炳森;;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扶植[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相周;中美两国高校课余体育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任刚;上海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3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2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