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体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昆山市体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进入到新时期,体教融合能够保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新形势的转变由“体教结合”转向“体教融合”,这是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昆山市中学“体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其他国家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成功经验,提出能够完善昆山市“体教融合”模式发展的建议,分析存在的不足,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认为:(1)昆山市“体教融合”已经具备成熟的保障条件,为缓解“学”、“训”矛盾提供了条件,但解决还未彻底,在经费的拨款力度、教练员的水平能力方面都有待提高。(2)昆山市传统校在培养运动员方面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具体表现在运动员的招生选材、训练、学习等方面,缺乏相应规章制度,管理体制不通畅,在重点发展方向上缺乏统一调度。(3)昆山市“体教融合”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体校三种形式,目标是能够真正发挥“学”、“训”的优势,改变以往“体教结合”学校缺乏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动力。(4)实施“体教融合”过程中也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少体校在技术和器械上具有优势,文化重视程度低,生源匮乏;传统体育学校方面,生源充足,文化课学习有优秀,教练员团体师资薄弱,缺乏技术培训与指导,运动员在整体方面有待提高,当前传统体育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运动水平低。(5)昆山市“体教融合”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传统体育学校的评定,要求学校将体育摆放在正确的位置,渗入到学校体育的常规教学、课余活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形成了学校的独特品牌,促进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发展,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显君;黄平;;四川省中小城市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年05期
2 韩艳春;;新形势下大学高水平体育的教学管理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0期
3 韩进;;对高水平体育教学管理的研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6期
4 崔吉洋;;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建设高水平体育运动代表队[J];时代教育;2012年19期
5 马群利;王佳;;更快、更高、更强?——对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观的反思[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洪晖;胡铂;郭鼎文;刘炜浩;;高水平体育竞赛与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建筑奥运新“技”录[J];建设科技;2008年13期
8 刘刚;;高校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对学生的影响分析——以CBA入驻高校为例[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9 张丽芳;田应福;;新形势下大学高水平体育的教学管理[J];时代教育;2014年1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李严 达娃·梅朵;办成一届高水平体育盛会[N];昆明日报;2011年
2 首席记者 李玉亮;全力以赴 精心组织 确保办成高水平体育盛会[N];莱芜日报;2009年
3 ;创新工作思路 办高水平体育盛会[N];南宁日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体育部 顾玉标 张戈;大学高水平体育的教学管理研析[N];中国体育报;2006年
5 记者 郭立群;我市表彰奥运选手启蒙教练[N];石家庄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亮;昆山市体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52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5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