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学生体育个性化学习研究
本文关键词:江西省大学生体育个性化学习研究
【摘要】:我国坚持体育素质教育发展深化改革,提出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如何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本领[1],学生将如何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挑战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课题。学生是影响我国教育体系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目标、成绩、效率以及方式上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学生自身而言,各自掌握的动作知识、运动技能是造成差异性关键的因素。如何摒弃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原有学习模式,实现这个具有差异性的庞大学生群体的“终身学习”问题呢?个性化学习理论为我们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本文从大学生体育学习方式入手,了解江西省南昌部分高校体育学习中,,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了解与学习现状,结合个性化学习的特征、意义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江西省南昌部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对象。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对体育个性化学习的认识现状以及大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与研究。根据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学生体育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因素,针对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试图为江西高校提高大学生体育个性化学习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主要结论如下: 1、江西省大学生的体育个性化学习能力整体水平较低。 2、教师与学生均能认识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但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使用的指导作用发挥欠佳。 3、由于受传统的学习模式的影响较大,在体育课程的内容、时间、空间等选择的自由度相对缺乏。 4、体育学习的态度影响学生制定体育个性化学习方案的能力。 5、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远远低于课堂和课外活动的需要,不能为学生体育个性化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6、传统的学习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智;范立双;;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经验、问题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罗志红;;大学英语个性化学习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4 张群;;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11年15期
5 万茹;毛振明;;体育探究式学习追问——本体论视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吴本连;刘杨;;体育学习方式对不同运动技能水平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7 申建春;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访华东师大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孔企平博士[J];湖南教育;2002年01期
8 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舒蓓,申瑞民,王加俊;个性化的远程学习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09期
10 李华,何茜,吴中福;基于Web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汤佳园;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伟;语文个性化学习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玉保;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军梅;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孙志伟;基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闻娟;中学生个性化学习评估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魏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6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15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