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北京市体育传统校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2 06:00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体育传统校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京市 体育传统校 后备人才 培养 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持续性发展的视角审视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的培养,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的培育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整理了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的结构现状、训练情况、竞赛状况、体教结合情况以及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等方面。系统地剖析了目前北京市体育传统校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探索影响体育传统校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要素。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及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以期对体育传统校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帮助与启发,力争为北京市体育传统校能储备和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主要结论:1.结构状况: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田径方向,田径锻炼基础广泛;后备人才中性别明显处于女少男多状态,在以后的人才上要更垂青女后备人才选拔;后备人才所读小学比重最大,然后依次为初中、高中和大学,体育传统校的类型结构较良好;后备人才的运动等级有待提高,所处训练年限比较合理;传统项目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是较高的。2.训练状况:传统校的多半后备人才都能明确参训动机且多样化;每周训练5-6天的后备人才,每次大部分时间是2小时,多半后备人才训练是符合的,体育教师的训练计划是合理的;90.96%以上的后备人才训练态度端正,训练过程中积极性较高,对训练效果的评价(94.53%)满意度较高;后备人才的自身因素是影响训练成效的主要原因;后备人才训练后的放松情况较乐观。3.比赛状况:后备人才(55.18%)每年参加竞赛的数量基本上以1-2次为主,有49.30%的后备人才参加最高级别的竞赛在市级以下。由此可知,后备人才每年参赛次数较少,参赛的级别一般,赛练结合不够紧密。4.体教结合状况:后备人才意识到文化课的重要性,而且大部分人明确了今后的去向目标;文化课学习成绩一般;后备人才认为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同样重要;校领导对后备人才学习态度积极;在影响后备人才文化课成绩因素中,他们文化课基础薄弱占主要因素。5.优化策略:合理的调整传统校结构的布局;提高传统校科学化的体育训练水平;完善比赛制度,升级参赛级别;建立和完善“体教结合”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涛;;论新时期学校体育传统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8期

2 ;武汉市成立体育传统校指导小组[J];学校体育;1990年04期

3 亦言;小池育良材[J];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05期

4 王u!,司亮,王U,

本文编号:1243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243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