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
本文关键词: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
【摘要】:在第17届仁川亚运会比赛中,中国男篮在小组赛中分别输给日本和伊朗队,首次无缘亚运会四强。最终以5胜2负成绩获得本届亚运会第五名追平男篮一队自1974年首次参加国际大赛以来在亚洲赛场上的最差战绩。尤其是小组赛中在一度领先日本队15分的大好局面下被日本队逆转,暴露出新一代中国男篮在技术,经验和基本功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及对手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找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和队伍本身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现在的中国男篮在在身体条件和技战术能力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亚洲其他各国相比较身体形态无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队在体能、速度、力量等运动素质方面的能力与亚洲其他各国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别。2本届仁川亚运会中国男篮进行大规模人员调整,中国男篮正在尝试向大型化发展的转型时期,而在转型的同时却逐步的失去了“快、准、灵”的传统打法,建立新的风格和传统的打法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从研究的结果看出中国队场均投篮次数比与赛对手多,但命中率和与赛对手无差别。由于队员身高,体重因素的限制在快速灵活这些基本的身体素质上就显得捉襟见肘。3中国男篮本届仁川亚运会运动员年龄配置不合理,过于年轻化,大多数球员没有参加大赛的经验,在处理关键球的时候比较盲目,无目的传球太多,导致失误过多。篮球赛场上的要求是“球到人到,而不是人到球才到”。比赛中我们的队员活动不积极只是去等着接球,而不是主动去迎球,这也从另一面说明队员之间缺乏配合默契。4从本届比赛可以看出中国队缺失核心队员。核心队员在球队处于不利境地或球队进攻效率低时能挺身而出挽救局面的重要人员。而本届亚运会我们看不到中国队的核心球员,没有一个可以掌控全局,稳定军心的队员。分析整个中国队的七场比赛,可以看出中国队有关进攻能力的指标与对手相比较基本都没有明显差距,在有些方面做得还比对手强,但比赛的结果却令人不满意,导致这种结果教练组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赛前工作不充分,不能很好地预判比赛,致使中国队输掉关键场次。5分析中国男篮各位置队员的进攻能力发现,中国队只在前锋位置上的得分及进攻优势尤其突出,进攻能力指标大多都高于与赛队,这说明中国队在亚运会中的前锋位置比较强。后卫及中锋位置的人员配置还不是很全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继新,齐建国;中国男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吕杰;从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3 丁丽萍;从第22届亚锦赛中、韩之战看中国男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岳建军;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情况的对比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7期
5 宁峰;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内外线攻击能力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6 陈庄;;从第23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剖析中国男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7 郭永东;欧洲篮球的飞跃与中国男篮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赵锋;中国男篮的奥运表现及发展方向[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9 高敏,庞辉;从28届奥运会看中国男篮快攻战术差距和发展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陈庄;;论欧美篮球风格对中国男篮未来发展的启示[J];福建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子文;丁丽萍;;关于中国男篮提高控制进攻节奏能力的对策研究——由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临场表现想到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郭杰;闫焱;;探究影响中国男篮队员球场暴力的因素[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齐春燕;孙殿恩;王来东;;从雅典奥运会看中国男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常冬冬;高峰;梁辉;王志昂;王光明;;备战2008奥运会中国男篮实力的分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朱晓峰;;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快攻战术特征分析[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6 张勇;赵杰修;米靖;苗向军;顾春雨;;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对手技战术分析与高水平男篮比赛负荷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朱建国;徐为人;;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欧洲强队篮板球的调研[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刘永峰;;备战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李慧林;王润斌;;国家男篮各项技术统计指标和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兼论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实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李慧林;;中国男篮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能力与世界八强球队的比较研究——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失利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品;白喜林:中国男篮必须知难而上[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吴建珍;“暴龙”能否拯救中国男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3 叶柯;中国男篮的冬天有多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清晨;中国男篮透支消费进入还债期[N];济南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郎成;中国男篮:成长的烦恼[N];工人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东;宫鲁鸣:中国男篮要调整[N];光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薛原;中国男篮:亚锦赛只是起点[N];人民日报;2001年
8 记者薛原;中国男篮邀世界劲旅热身[N];人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薛原;中国男篮:再闯前八非坦途[N];人民日报;2002年
10 记者王镜宇;中国男篮 封闭集训[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文晓;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现象的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建平;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男篮和伊朗男篮攻守能力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健;中国男篮2008年奥运会参赛风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何欣;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方式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刘岗生;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比赛对手失误特征的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6 王在和;对中国男篮在第26届亚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中进攻失误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万欣;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能力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宋东升;中国男篮大前锋与世界优秀大前锋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蒋海强;第二十七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前四强中锋个人攻防技术指标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宋涛;从亚锦赛看中国男篮的优势转移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7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26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