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必修课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模型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体操必修课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模型的优化研究
【摘要】:本文以课程论和运动竞赛学为理论指导,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对体操必修课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方法是文献资料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目的在于通过采用竞赛式这种考核形式来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并对体操课程竞赛式考核形式的流程要素进行梳理、固化,最终构建出体操必修课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模型。理论意义在于通过本研究,丰富了高校体操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同时也完善了高校体操课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方式,为各院校体操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设置以及其他相关课程设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梳理构建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各院校可以参照这种方式来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实施这种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来提高学生们课上学习和课下练习的积极性。学生课程结业考试以比赛的形式组织,提高考试的竞争性,有力地促使学生努力练习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因此这种形式起着导向促进作用并可为教学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体操必修课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操作模型,模型是由三级指标体系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2)一级指标包括考核目标、组织实施、成绩评定,根据权重值排序依次是组织实施、考核目标、成绩评定。(3)二级指标包括:理论知识目标、技术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单个技术动作考试、阶段组合技术动作考试、阶段知识考试、阶段能力考试、终结技术考试、终结知识考试、终结素质考试、阶段成绩评定和终结成绩评定。(4)三级指标包括:体操教材理论类知识、单个技术动作、组合技术动作、体操保护类能力、体操帮助类能力、体操专项柔韧素质和体操专项力量素质等。(5)得出权重值排序规律是技术考试指标都是排在第一位,能力指标考试排在第二位,素质指标考试排在第三位。建议:(1)针对学生情感考核方面的内容在今后的体操考核中要得到重视。(2)教师采用竞赛式指导思想并参照本文竞赛式学生成绩评价各项指标的权重,合理安排学校的竞赛式体操课程教学时数、内容比例和考核计划。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虹,赵永魁,雍世仁;探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改革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吴晓峰;张涵劲;;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技术考核内容改革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3 刘军萍;郭红兵;;高校健美操教学实践创新——以山西大学考试竞赛化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4 王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5期
5 刘欣芝;构建体操“目标—主体—发展”教学模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范国梁,彭庆文,杨亦阳;体操普修课考核方式的改革——“以赛代考”[J];体育学刊;2001年03期
7 傅小惠;王保平;;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成绩的评价体系[J];体育学刊;2008年06期
8 陈艳武;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9 王文生;;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技术考核改革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曹艳霞;徐国富;;普通高校特殊学生“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志红;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熊艳;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丽君;河北省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的教学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严坤;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3 杨传彬;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华卫平;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普修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探析[D];河南大学;2007年
5 高春明;河南省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朱施成;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许丽斌;福建省高校健美操课程学习考评方法现状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孟林;山东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丽琼;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大纲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罗明;四川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体操等级规定动作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4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30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