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优秀跆拳道教练员执教理念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韩两国优秀跆拳道教练员执教理念对比分析 出处:《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韩国跆拳道竞技水平有史以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韩国跆拳道教练员对运动员训练有着独特的理念,才能在世界跆拳道舞台上取得如此丰硕的成绩。中国跆拳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教练员和运动员不断努力和创新下,竞技水平近几年也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中国女子跆拳道队已成为世界一流的队伍,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念。中韩两国是近邻,都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融性,因此,本文以中韩优秀的八名跆拳道教练为研究对象,对中韩两国教练员的执教理念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国教练员的执教理念共性和差别,得出以下结论:1、选材方面理念上,中国教练员注重考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条件;韩国教练注重考虑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两国的基本体育文化的差异是造成两者出现的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选材理念的差异是影响运动员国际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2、技能训练理念上,中国教练员注重突出运动员得意技的训练,且在练习过程中,强调多次重复;韩国教练员强调技术全面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转身技术和组合技术的练习,且在练习过程中主抓技术动作的细节。技能训练理念的差异是决定运动员运动生涯的最终成绩的重要因素。3、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理念上,中国教练员在各阶段主要强调运动员技术学习并运用到比赛中的能力,强调多次重复训练,保持竞技能力;韩国教练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主要强调运动员基本技术学习,培养训练兴趣和不断提升自身运动水平。4、体能训练理念上,中国教练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体能安排总体上随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增加专项体能的训练比重,与韩国教练员相仿。整体体能训练总量上,中国教练基础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比例相当,而韩国教练员体能训练以专项体能训练为主。5、中韩教练员对心智训练都十分重视,使用方法也基本相同;在训练理念上,中国教练员强调多种方式训练,训练方法更为全面,韩国教练员注重于心智训练与比赛实战相结合,具有较强的侧重点。6、中韩跆拳道教练员在选材和训练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中国教练员的理念有助于运动员能够较快的获得比赛成绩,韩国教练员的理念有助于运动员能够在激烈的国际赛事中走的更远、时间更久;存在明显理念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国家体制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8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老韶南,卜宪卫;美国陆军体能训练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俸晓东,李建平;对抗性亚类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比较研究——以我国部分对抗性优势项目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王保成,匡鲁彬,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孙学川;论现代军事体能训练——训练原则、模式及基础体能训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王兴 ,司虎克;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的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年02期
6 王向方;通信线路架设兵体能训练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赵元;俄罗斯体能训练及国青花游队测试情况分析[J];游泳;2003年06期
8 丁峰;对抗性亚类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比较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艳红;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备战第27届奥运会体能训练特点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卢修平;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飞行员体能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武;霍军;;我国田径体能训练主要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建议[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2 闫琪;任满迎;师玉涛;黄岩;赵之光;徐建武;;现代体能训练在北京竞技体育中的研究与实践[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王卫国;张新荣;;论优秀投掷运动员的体能训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谈艳;周思红;;基层特警基础体能训练及体能考核标准的初步探讨[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鲍政栋;姒刚彦;;大强度体能训练中的心理学探讨[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尹小光;;人体生理特性与体能训练重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7 黄岩;刘颖;;对伦奥男子跆拳道项目铜牌获得者刘哮波个性化体能训练模板的实践与监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8 黄岩;;对国家跆拳道队重点运动员刘哮波的个性化体能训练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史衍;;身体功能训练研究—体能训练理念的回归与突破[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李宏福;;定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举隅[A];首届全国学校定向运动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江怀;体能训练的人文价值[N];解放军报;2007年
2 余平邋刘练文 本报记者 范江怀;军事体能训练的助推器[N];解放军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范江怀;当好体能训练的“带头人”[N];解放军报;2007年
4 章立品;养成体能训练的好习惯[N];中国国防报;2008年
5 南京市溧水县实验小学 丁洁;浅谈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特点[N];中国体育报;2008年
6 申涛;关于海监体能训练的几点建议[N];中国海洋报;2011年
7 周卫国、特约记者贾松基;8750部队师团干部领跑机关体能训练[N];人民武警报;2011年
8 ;全军体能训练标准有变化[N];解放军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郑蜀炎 范江怀;向体能训练要战斗力[N];解放军报;2002年
10 本报特约通讯员 余平 孙现富 ;我军现代军事体能训练开拓者[N];解放军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庆山;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张志学;东北地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体能训练目标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潘志国;基于力量主导的国家女篮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张凡涛;中国男女篮球队体能训练科学化设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闫琪;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骆建;我国高水平男子100m运动员的体能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封旭华;女排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及康复体能训练对防治运动损伤和改善运动表现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8 曹永臻;我国游泳年龄组运动员(6-17岁)体能训练年龄特点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李燕;体能教练员职业准入的理论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刚;青海省煤矿事故特点及救援人员体能训练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武;我国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姜建华;军队学历院校本科学员入学入伍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周波;新疆青少年篮球队体能训练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峰;河北省青少年女子业余足球队体能训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佰奎;山东警察学院体能训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余明星;我国基层游泳教练员对少儿体能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7 张迪;对吉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年
8 朱传红;山东省男篮青年组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体能训练实践的分析与评价[D];山东体育学院;2013年
9 陈昊;河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水平男篮体能训练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婷婷;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女子篮球队体能训练现状与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322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32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