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6:09

  本文关键词: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 出处:《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铁人三项 国家队 复合型团队 理论构建 实践研究


【摘要】:基于我国铁人三项运动当前竞技成绩落后、群众基础广泛、发展前景良好的现状,依据铁人三项运动的发展规律,结合当前铁人三项运动训练影响因素多学科、多领域化的趋势,探寻铁人三项运动训练新途径,提升与完善铁人三项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与实践操作平台。随着世界科技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更多学科领域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参与到铁人三项训练中来,通过构建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合理调整观念,主动适应和把握这种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变化趋势,促使铁人三项运动训练日趋专业化,从而准确把握铁人三项运动项目特征和制胜规律,提高铁人三项运动员训练效益,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是科学技术进步和体育事业突飞猛进双重推动下的必然产物,其特点在于多学科、多层次、多成员的集体攻关,在本研究中被描述为:在国家铁人三项队的训练参赛过程中,为保障运动员完成训练任务、提高竞技能力、实现竞赛目标,通过整合多学科专业人才,实现角色互补、技能互补,科学配置队内资源的训练管理模式。在结构层次上包括:项目领导、领队和主教练构成的管理决策层、教练和运动员构成的训练执行层以及科研人员、医疗康复人员、机械师和管理工作人员等构成的服务保障层三大层属。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研究,归纳出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主教练的主导地位、多学科化、职业化、训练效益的激励和训练管理扁平化等未来发展趋势,得出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的周期性特征,以及复合型团队是国家铁人三项队训练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向、提高训练效益的主要手段等研究结论。并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教练组知识结构和教练员梯队建设;2.加强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3.进一步巩固复合型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4.创新驱动是复合型团队发展的不竭动力;5.项目发展需要是复合型团队构建的根本出发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8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成刚;孟超一;王冠栋;;世居高原铁人三项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的机能监控[J];四川体育科学;2006年01期

2 屈成刚;;世居高原铁人三项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的机能监控[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12期

3 王虹霓;;关于做好铁人三项训练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02期

4 ;铁人三项[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994年04期

5 吴小彬;温宇红;陈笑然;;我国铁人三项运动员年度训练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铁人三项[J];孩子天地;2006年09期

7 ;铁人三项[J];红领巾(低年级版);2006年10期

8 ;铁人三项[J];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2007年01期

9 佚名;;挑战性极强的运动——铁人三项[J];高中生;2008年04期

10 清晨;;奥运系列——铁人三项[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笑然;;我国铁人三项科学训练的初步探索[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年红;;我国铁人三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周yN;赵凡;;男子铁人三项运动员冬训前后有氧能力相关指标的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赵凡;;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形态学特征的初步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李征;;铁人三项比赛计时系统的解决方案[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赵凡;曹建民;谭海;贺峰;徐鹏;;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初步研究[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册;陈笑然;熊焰;金黄斌;唐艳平;李光辉;周龙惠;;中国铁人三项男队08年奥运参赛资格分析与参赛战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张册;熊焰;陈笑然;刘坚;唐艳平;李光辉;;中国铁人三项女队08年奥运参赛资格分析与参赛战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熊焰;夏力;李荣;张全;宁鲁伟;陈笑然;张册;;专项特征与竞技能力实证研究——以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员为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凡 石;中国“铁人三项”如何应对2008奥运[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凡石;2006傲胜北京铁人三项世界杯赛9月举行[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洛林;红牛携手“铁三”助国家队出征海外[N];云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曾建兵;福州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圆满落幕[N];福州日报;2010年

5 本版撰稿 王向娜;感受铁人三项别样魅力 痛并快乐的“三级跳”[N];中国体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贾海红 邵帅 实习记者 邢璐;阳光体育 铁人三项[N];中国体育报;2013年

7 记者 刘元玉;2014年威海长距离铁人三项锦赛圆满落幕[N];威海日报;2014年

8 王霞光 王友唐;中国铁人的新目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9 本报记者 凡石;铁人三项:最刺激最具魅力和观赏的体育运动[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记者 张朝良;2006傲胜北京铁人三项世界杯赛落下帷幕[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侯向锋;中国优秀男子铁人三项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及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赵秋爽;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良勇;论异属多项组合项群竞技选手培养过程的多元性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朗;亚洲地区铁人三项赛事的组织管理问题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吴宗岱;基于赛制特征的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训练安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刘静;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评价及身体机能监控的初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孙世怡;“以赛带练”方式在我国铁人三项业余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李铁雷;国家铁人三项队复合型团队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6 赵凡;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运动能力及形态学的初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沙雁梅;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省女子铁人三项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陶焘;世居高原铁人三项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特征分析及评定[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李磊;北京市中小学校园铁人三项赛事开展活动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10 孟繁威;我国优秀女子铁人三项运动员10公里跑生理生化指标特点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331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331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