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的多维透视

发布时间:2018-01-03 14:22

  本文关键词: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的多维透视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残疾人乒乓球 运动员 归因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残疾乒乓球运动作为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的主体,在竞技水平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战术提高的同时,在心理方面的研究也受到更广泛的重视。由于残疾人运动员自身的特殊性,在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与健全人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如何对训练效果、比赛成败做出解释?各解释又将对他们随后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怎样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都将直接影响运动员以后的运动动机和结果期望,最终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为了解残疾人运动员的致残因素、残疾等级、年龄、性别对归因是否有影响,有哪方面的影响,本研究以归因理论为指导,对个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以期为今后残疾人运动员归因训练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以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站立组19名运动员和19名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24名,女运动员14名。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归因特点,致残因素、残疾级别、年龄性别等相关情况,统计各因素与归因的相互关系。结合访谈法,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实践,得出有针对性的归因训练指导意见。研究结果:一、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的归因特点与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归因特点没有太大差异,归因方式都相对乐观,倾向于能力和努力的内部归因;二、后天残疾的运动员比先天残疾的运动员更倾向于“努力”方面的归因;两组在归因控制源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三、残疾级别对残疾运动员的归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影响,但通过均值比较可看出,6、7级的运动员更注重全面的归因,倾向于“内控”方面的归因,即“能力”和“努力”方面的归因;四、不同性别运动员之间,在归因控制源的“内控”和“不稳定性”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男性运动员倾向于进行内部、不稳定性归因,女性运动员更倾向于进行内部稳定性归因;五、不同年龄的运动员之间在“运气”归因方面存在差异性,在归因控制源的“外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建议:四种影响因素均对归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运动员进行归因指导时,应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进行因人而异的归因指导。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对先天残疾的运动员多进行“努力”方面的归因;2对6、7级运动员多进行多方面的归因指导,避免产生习得性无助感;3对高年龄和女性运动员要倾向于进行“努力”方面的归因;4教练员也要重视归因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运动员的特点,对运动员进行有区别性的指导;本研究希望通过研究结果,能够对教练员指导运动员归因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Abstract]:Background & objective: as the main body of disabled sports in China, table tennis with disabilities is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in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and its techniques and tactics are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isabled athlete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ith the healthy people. Explai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game? What effect will the explanations have on their subsequent thoughts, motives and actions? How do you help them mak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athletes' future sports motivation and outcome expectations. Ultimately affect athletes' performance. Attribution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behavior of self or other results belong to some reas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abled athletes disability factors, disability grade, age. Whether gender has an impact on attribution or not, which aspects of the impact, this study based on attribution theory as a guid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factors, draw a 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ttribution training of disabled athletes in the future. In this paper, the standing group of Chinese disabled table tennis team 19 athletes and 19 university high-level table tennis play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mong them, 24 male athletes and 14 female athle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t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disability factors, disability level, age and gender. Stat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 and attribution. Combined with the interview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pplied to practice, and the targeted attribution training guidance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no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t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abled table tennis players and that of high-level table tennis players. The attribution style is relatively optimistic and tends to the internal attribution of ability and effort. Second, athletes with acquired disabilities are more inclined to attribute "effort" than those with congenital disabiliti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tribution locus of contr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ird, the disability level h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ttribution of the disabled athletes, bu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value,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thletes of grade 6 or 7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attribution. Tend to the attrib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that is, the attribution of "ability" and "effort"; Fourth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control and instabi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 and male athletes tended to conduct internal, unstable attribution. Female athletes tend to attribute internal stability; Fift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attribution of "luck" among athletes of different ag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attribution locus of control.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all four kind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on attribution. When directing the attribution of athletes, we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hlete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1) to do "hard work" attribution to athletes with congenital disability; (2) to give multiple attributional guidance to the athletes of level 6 or 7, so as to avoid the sense of learning helplessness; (3) Attribution of "effort" to high age and female athletes; (4) coaches should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learning of attribution theory knowledge and give differentiated guidance to athlet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hletes; This study hopes to provide valuable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coaches to guide athletes' attribution training through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3期

2 徐绍敏;浅谈儿少乒乓球运动员的启蒙训练与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于庆川,刘笑舫,周哲;情绪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南都学坛;2001年03期

4 刘欣华,刘旭华;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肖紫燕;对湖北省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各种打法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6 吴涛;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变化与调节[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喻晶;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与调控初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亢晋勇,柴志铭;论乒乓球运动员的意识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3期

9 陈华建;;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启蒙阶段训练的几点看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04期

10 刘欣华;吴文侃;刘旭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於竞;;关于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智力状况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周百之;张丽珠;沈爱如;;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某些心理机能的分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3 钟霞;;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空间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肖丹丹;苏丕仁;;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弧圈球技术的三维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5 李安民;张玉慧;;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判断发球旋转过程中神经机制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熊志超;;乒乓球运动员以弱胜强案例心理分析[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赵军南;魏然;;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发抢段的技战术诊断[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张海辉;刘雅玲;;浅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从乒乓球运动员的文化及心理素养谈起[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赵世勇;喻晶;;我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张媛;苏丕仁;蔡学玲;;对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特征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庆达;“拉弧圈球”女乒乓球运动员的原型[N];中国集邮报;2013年

2 黄满通;三大亮点[N];中国集邮报;2013年

3 通讯员 常宣;市政府表彰奖励王皓[N];长春日报;2008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吴文科;自觉践行“人文奥运”的理念[N];光明日报;2008年

5 符信;混泳乒团夺金 粤将再立新功[N];南方日报;2008年

6 李春耕;省体育局:抓住“促”字出成果[N];山西日报;2005年

7 赵光军 本报记者 梁耀予;全市职工乒乓球赛昨日开幕[N];绵阳日报;2014年

8 记者 汤一原;十二届全运会北京团成立[N];北京日报;2013年

9 刘小明;欧洲选手为何惨败[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雷震宇;大庆体育刷新二十五年纪录[N];大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周亢亢;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在中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施之皓;基于比分的我国顶级乒乓球运动员赛中心理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李今亮;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徐立彬;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知觉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6 孙葆刚;我国优秀儿童乒乓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现状与评价诊断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厉彦虎;乒乓球运动员颈椎病发病规律及其与运动特点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王丽岩;运动信息模式结构特征及中枢加工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9 李擎;乒乓球运动员平衡训练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洲;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个性特质、临场应对和失败应对方式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云煜韬;中国四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轮技战术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5年

3 程韵枫;中国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技术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万莹莹;中国乒乓球学院部分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肌电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5 马学虎;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特点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陶莹;运动经验对内部表征方式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7 石陈兰;乒乓球运动员落点预判的启动效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8 张帆;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男子双打核心制胜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王晓斐;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轮与接发球轮技战术特征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10 罗婉玲;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朱雨玲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74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374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