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传统武术之哲学基础
本文关键词: 传统武术哲学 中国古代 宇宙观 宇宙认识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出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宇宙观是影响一个思想体系及社会制度的重要因素,传统武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对古代宇宙观的认识。为丰富武术哲学体系,揭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传统武术形成之间的哲学基础,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古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阐述古人从对宇宙认识,从中提取传统武术哲学之精华,认为传统武术哲学的形成前提是对宇宙的认识,并超越了神论限制走向发展的正途;中国古代气论、道论、太极发生论、宇宙生命整体论影响着传统武术哲学的本质观、修炼境界观、平衡观和武术哲学的基本理念。该研究不仅说明武学产生的思想基础,丰富了武学的认识论体系,而且揭示了传统武术哲学的发展过程与规律,对我们认识武学体系的内在精髓提供启示和借鉴。
[Abstract]:Cosmolo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an ideological system and social system.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system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ncient world outlook.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world outlook and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data to expound that the ancients extracte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Wushu philosophy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premise of the 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philosophy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and surmounts the limit of theology to the right wa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Qi, Taoism, Taiji Theory of occurrence and the whole Theory of Cosmic Life affect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Wushu philosophy. This study not only explain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martial arts, enriches the epistemological system of martial arts, but also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law of traditional Wushu philosophy.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ner essence of the martial system to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陕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和信息采集(项目编号:13&ZD140)
【分类号】:G8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成;武术起源与发展刍论[J];体育文史;2000年05期
2 王军,杨安花,李成银;增强人口体质与武术市场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S1期
3 巩若刚;;如何培养学生在武术方面的兴趣[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郭凌宇,李金龙;山西省武术馆(校)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11期
5 陈和霖,尹宝玉;留学生武术学习与对外武术教学[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5期
6 王岗;传统武术的继承应从“短”字入手[J];搏击·武术科学(学术版);2005年08期
7 李静华,杜建军;传统文化对武术理论与技艺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范洁;试述武术的功能、特性及推广[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淑梅,李井泉;武术概念之我见[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10 曾桓辉;;客家武术传播与发展刍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国庆;贾海如;;建立现代“武术理论科学体系”依据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王伟;;武术的精神[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林;;武术概念的逻辑学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邵建功;李金龙;杜振远;;武术秘籍《九要论》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李印东;;武术概念再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付文生;邱丕相;;武术系统研究的层次性探研[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李巧玲;丁希洲;;互联网对武术传播与发展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王君;郭会丽;;构建武术范式理论对高校民族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小学 王明亮;让传统武术在校园生根[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文波;武术进奥运 真的好难[N];市场报;2002年
3 赵裕庆 蒋亚明;传授武术 传播文化[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杨玉武;继承民族文化 弘扬国术精神[N];朔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孔玉峰 韩心泽;武术有望成为登封支柱产业[N];郑州日报;2006年
6 剑路 本报记者 郑立华;传统武术的现代“江湖”[N];中国商报;2007年
7 新华社记者 刘雅鸣 王恒涛;带你走进武术的世界[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本报记者 蒋亚明;中国武术段位制“国考”大幕将启[N];中国体育报;2013年
9 王庆伍;韩志超:轮椅上的武术大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洁;《中华武术汉语》短期班教材设计[D];暨南大学;2011年
2 岳晓光;传统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侯方明;东周武术价值观考辨[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蓉;先秦时期山西武术发生发展状况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5 谭明玲;民国时期武术理论对中华武术发展作用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小龙;我国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周蕾;国术的近代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02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50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