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体育教学术语探究

发布时间:2018-02-11 14:19

  本文关键词: 术语 体育 教育 标准化 出处:《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在学科细分化和跨专业学科常态化的双重影响之下,科学术语大量出现,体育教学术语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术语,体育教学术语在具有部分体育学和教育学属性和特征的同时也含有术语学的性质和规律。作为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基点和体育教学概念的实际载体,体育教学术语是体育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把握体育教学术语的概念、结构和规律,了解当前体育教学术语的使用现状,对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重大意义。体育教学术语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用以传授、表述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概念的专属语言符号。凡具有体育教学术语内涵和体育教学活动外延的语言符号都可以定义为体育教学术语。由于体育教学术语需要符合术语学对术语的定义要求,因此体育教学术语的准确性、单义性、系统性、实用性特征与术语学特征相近。体育教学术语的来源途径较为多样化,导致体育教学术语的结构和语义也较为复杂,其中偏正型复合词结构是体育教学术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在体育教学术语的实际应用中,教材和教学活动两方面都存在些许问题。教材方面,由于体育教学理论构建方面尚且不够系统、全面,导致体育教学术语对母学科教育学的依赖较为严重;在教学活动方面,受认识模糊、使用频率低、重视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术语的掌握和使用情况也不甚理想。针对体育教学术语的混乱现状,在我国术语标准化的现行国家标准下制定体育教学术语标准,开展体育教学术语标准化的工作是当前的主要课题。体育教学术语的标准化,应在遵循专业性、统一性、简洁性、演进性四项原则的基础上,从标准、人才、交流、资料、考核、语料库等多方面齐抓共管、通力配合,力争早日实现体育教学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Abstract]:After the third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dual influence of the division of disciplines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s, scientific terms appeared in large numbers, among which the te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was a typical example. As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actual carrier of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teaching terms have some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edagogy, and also contain the nature and law of terminology. The te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in the field of physical educ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te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used to teach in physical education. A special language symbol that expresses the concepts of sports knowledge and sports technology. Any language symbol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rms and the exten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can be defined as sports teaching terms. Conforms to the terminology definition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e accuracy, mononymy, systematic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sports teaching term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erminology, and the sources of sports teaching terms are diversified, which leads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semantics of sports teaching ter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E teaching term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both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is not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the te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pends heavily on the pedagogy of the mother subject, and in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understanding is vague and the frequency of use is low.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w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other factors, the mastery and use of sports teaching terms are not very satisfactory. In view of the confu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rms, the author formulates the sports teaching terminology standard under the current national standard of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our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ism, unity, conciseness and evolu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standards, talents, exchanges and material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four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ism, unity, brevity and evolu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rminology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examination, corpus and other aspects should be jointly managed and coordinated.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瑶;体育教学中对学生3种素质的培养[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02期

2 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李树文;论体育教学的创新[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5 林海鹏;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6 赵士元,丁素琴;中专体育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7 贺春翔;试论体育教学中精讲的几个特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方月胜,马力,郭伟;素质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等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9 高学民,侯盛明;体育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10 梁定邦,王文清,马成亮,薛孝恩;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四)[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斌;;“尝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淑芬;;冰上体育教学提问策略的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顾圣益;;对体育教学多结构系统和反馈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杜芸芸;;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彭小伟;;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方秀宠;孙东辉;卢景波;何伟;句伟;;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李云豪;;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肖亚玲;田静;;进一步深化我校航海体育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韩有才;;和谐教育法运用于体育教学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王玫;;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顾东方;体育教学优秀课的“十大特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学 张敏;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吴纪军 毕英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N];莱芜日报;2009年

4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沈红芳;浅析体育教学中“配合意识”的培养[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杨永秀;体育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初探[N];经济信息时报;2014年

6 青化砭中学 刘开锋;体育教学初探[N];延安日报;2014年

7 汉滨区瀛湖中学 陈建涛;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N];安康日报;2006年

8 姜堰市白米中学 刘国霞;体育教学中学生交往能力培养初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周玉庄;体育教学创新四法[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邵荣;体育教学安全“十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红静;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宝龙;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军;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冷显志;体育教学原则体系重构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兴洪;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袁若薇;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年

6 刘晓冬;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蔡冬冬;对闽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8 李雯;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涛;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与体育课堂行为的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黔;黔东南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3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503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