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新视角:“扎根理论”
本文关键词: 扎根理论 民俗体育 方法论 本土理论 出处:《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根据扎根理论的思想特征与民俗体育的基本性质,结合实际研究案例,探讨了扎根理论在民俗体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扎根理论对民俗体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主要由建构民俗体育本土理论、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的综合应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二重性"互动、重视文化持有者研究四个方面构成。扎根理论方法可以成为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尝试。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oted theory and the basic nature of folk sport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research c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ooted theory in the study of folk sports.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ooted theory in the study of folk sports mainly consis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theory of folk sport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positivism and normalism. The interaction of "duality"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nd the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holders in four aspects, can become a new attempt in the field of folk sports research.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CTY021)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034-03)
【分类号】:G8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奇;;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兼论建立民俗体育学科的必要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汪蓉;;我国民俗体育的特征及其传承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李红梅;郑国荣;方千华;;论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郎勇春;李刚;李伟艳;;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民俗体育演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张国栋;刘坚;李运;康瑶;陈斌;郑国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邱少茹;;闽台民俗体育刍议[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柯玲;邵荣;;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桑全喜;;我国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王敬浩;周爱光;;民俗体育对身体和谐的建构——谈民俗体育的发展逻辑及其现代道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0 朱波涌;蒙祖兵;;浅谈传统民俗体育资源的市场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8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国栋;;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杜学工;;民俗体育与妇女体育文化自觉[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王若光;;天人合一:中国民俗体育之精意[A];第四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远;;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于海娟;;从风筝节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俗体育的现代流变——以潍坊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王铁新;;民俗体育文化特性诠释[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樊永强;;试论民俗体育发展对农村居民全民健身推动作用——以陕西省长武县民俗体育个案为例[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刘景辉;研讨妈祖民俗体育项目[N];湄洲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思宇;民俗体育如何与产业联姻?[N];延边日报(汉);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磊;北京胡同游要添民俗体育[N];中国体育报;2002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林文君;民俗体育旅游的市场涅i弥穂N];贵州民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卢苇;民俗体育扮靓京城百姓生活[N];中国体育报;2014年
6 孙晋海;对民俗体育的价值性思考[N];工人日报;2014年
7 张英敏;精彩上演[N];中国体育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若艺;民俗体育在城市中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艳光;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俗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丛丛;沈阳市区民俗体育项目的分类及推广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作文;湘西民俗体育渊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铁新;晋南地区民俗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斌;中葡民俗体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阿红;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程超民;社会变迁视域下我国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淼;江苏省民俗体育发展现状、问题和态势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刘杨洋;“鄂西圈”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35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53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