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主德国竞技体育体制分析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 东德 竞技体育体制 举国体制 评价 出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原民主德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回顾和竞技体育体制的分析,对其做出评价。认为:东德竞技体育的成功得益于高效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包括集中投入、集中选材和集中训练等优点,违禁药物只是东德竞技体育发展到极致的副产品或催化剂。东德竞技体育体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存,对我国现有体制启示如下:在完善举国体制的同时,应优化发展模式,针对基础项目和"可市场化项目"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Abstract]:Based on the ret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former GDR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cces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East Germany benefits from the highly efficient competitive sports "national system", inclu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investment. The advantages of centralized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centralized training show that illegal drugs are only a by-product or catalys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East German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failure lessons of the sports system in East Germany coexist.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existing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as follows: while perfecting the national system, we should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adop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basic project and the "marketable project".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体育部;
【分类号】:G81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孝安;对广东省竞技体育体制的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周琥;唐建倦;;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顾季青;田麦久;;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模型成长现状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5期
4 康天成;;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竞技体育体制[J];体育科学;1989年03期
5 李艳翎;;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渐进式改革[J];体育科学;2002年01期
6 胡孝安;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唐建倦;邹卫国;周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市场机制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张新萍;;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7年01期
9 彭雪涵;代刚;;文化视野中的中美竞技体育体制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郭艳娇;韩莹;;竞技体育体制转轨对运动员绩效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戴永冠;林伟红;;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人本思想的思考[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徐本力;刘伟;;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全运会体制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辛木;冠军当搓澡工暴露竞技体育体制之弊[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袁幼鸣;对现行竞技体育体制做“抛弃式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审视[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赵权忠;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曲国洋;日本竞技体育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璐;新常态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走向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2 邹国防;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时期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恒波;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成本与效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邬晓丽;内蒙古竞技体育体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何强;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0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54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