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
本文选题:文化复兴 切入点:武术 出处:《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进行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即提振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深化中华武术的育人价值,激活中华武术的武德能量,凸显中华武术的健康功能。要想有效践行以上四大责任,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形成当代中国社会的尚武之风:将"尚武精神"从国防教育引入社会大众教育当中;2)确立攻防技击价值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充实学校武术课堂中的尚武教育内容;3)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目标从"普及到提高"的转变:搭建学校武术竞赛实践体验平台;4)强调中华武德率先垂范的实践引领性意义:以自知自觉理念塑造习武之人良好武德形象;5)争当"健康中国"体育助力阵营中的排头兵:深挖武术健康促进功能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ulture, education, sociology and so 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ubject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Wush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rejuvenation. It holds that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Wushu consists of four levels, namely, to boost the spirit of martial ar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deepen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hinese Wushu, to activate the Wushu's Wushu moral energy, to highlight the healthy function of Chinese Wushu,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above four responsibilities,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martial art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o introduce the spirit of martial arts from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to the mass education) to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attacking and defending skills in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schools. To enrich the content of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school martial arts classroom (3)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school martial arts education goal from "popularization to improvement": to set up a practical experience platform of school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 Sexual significance: the concept of self-awareness to shape the good image of martial arts students 5) vanguard in the "healthy China" sports help camp: deeply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Wushu health promotion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ness.
【作者单位】: 武汉体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TY021)
【分类号】:G8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远;;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历史轨迹及文化启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2 王岗;李卓嘉;雷学会;;学校体育的目标:“健康”乎? “强壮”乎?[J];体育学刊;2016年03期
3 郭玉成;;中国武术文化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刘文武;;武术基本理论问题反思[J];体育科学;2015年03期
5 李梦桐;胡晓飞;李金龙;宿继光;;论尚武精神及其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6 孟涛;唐芒果;;文化符号与责任担当: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话语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周伟良;杨建营;;论武德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价值[J];中华武术(研究);2014年02期
8 何星亮;;文化功能及其变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郭玉成;范铜钢;;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3年05期
10 郭玉成;李守培;;武术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国柱;;培育青少年的尚武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6年
2 李义虎;;繁荣中华文化 实现民族复兴[N];中国文化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金宝;王岗;;文化复兴视角下中国武术的主体责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2 张萍;梁勤超;吴明冬;;孔子学院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关联性研究[J];武术研究;2017年06期
3 张强强;胡平清;;“尚武精神”概念的内涵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06期
4 陈金霞;;体质健康测试背景下体能训练融入公共体育课的实验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5 李隆;;尚武精神在武术教育中的养成及对策[J];运动;2017年11期
6 张元驰功;刘文武;;技术还是技艺:应该如何看待武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7 李小龙;;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年04期
8 李守培;郭玉成;;中国传统武术身心伦理的文化形成[J];体育科学;2017年04期
9 刘文武;;论武术的“技击弱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10 刘文武;;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扬[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蓝;;中泰武术文化比较及泰拳国际化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5年04期
2 程群;;道教舞蹈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元素考辨[J];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6期
3 庹继光;;文化走出去与武术电影的文化开掘[J];新闻界;2015年10期
4 陈威;;近现代武术文化传承流变——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考察[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5 庹继光;蹇莉;;文化走出去视阈下的武术电视剧传播分析[J];中国电视;2015年03期
6 张文鹏;王健;董国永;;让学校体育政策落地生根——基于教育部[2014]3号文的解读[J];体育学刊;2015年01期
7 吴飞;;寻求现代中国学术的成熟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邢青;;道家思想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12期
9 李文;王利伟;张鑫;张径园;;有关我国恢复学校体育《劳卫制》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解读[J];四川体育科学;2014年04期
10 刘丽;刘云朝;;从生命的视角管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丑亮;十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分水岭[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年06期
2 吴明;浅谈中国武术与哲学思想的融合[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朱瑞友;赵秋菊;;试析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融合后的“共赢”[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06期
4 王冬乔;;论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武术[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庄长宽;赵连俊;黄光志;;问题与挑战——浅析中国武术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9年04期
6 原颜东;;论审美视角下的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6期
7 朱永飞;杨代国;;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诉求[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5期
8 康浩;;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9 朱宝忠;;偶像时代的中国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10 陆小黑;;“约束”:中国武术“自由”发展的文化选择[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少红;李然;;从“文化输出”的视域高瞻中国武术的输出立场与方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茹凯;;“正戈为武”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演绎[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侯胜川;;裂变中的中国武术传统[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吴珂;;浅析中国武术发展失利原因及改革方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王岗;;回归主流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申国卿;;文化学视野下的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战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三;马燕萍;;和谐社会与中国武术在农村发展服务体系建设[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俊峰;;后奥运中国武术发展的战略思考[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守培;郭玉成;;中·中和·和——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论绎[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10 王岗;邱丕相;;“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菲;揭开中国武术神秘外衣[N];北京科技报;2013年
2 宗边诗;高教社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驻比什凯克记者 孙长栋;吉国年轻人痴迷中国武术[N];文汇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黄心豪 实习生 周娅婕;书写中国武术辉煌[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王琦;走出武侠梦才能看清中国武术[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刘潇潇;文化内涵助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N];工人日报;2007年
7 宋莉;方正签约中国武术携手打造世界功夫[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宋斌;中国功夫登上万国宫舞台[N];光明日报;2009年
9 张小俊;“中国功夫”助方正科技闯市场[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罗俊;中国功夫“打”向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秉珍;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陆小黑;中国武术精神要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李蕾;近代以来中国武术项目管理过程及其评价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政;个体化社会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国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江莲;《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形意拳》第1章及第2章1、2节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4 王盈盈;《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一段长拳在小学教学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刘娅;瑜伽与中国武术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位胜辉;跆拳道段位制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启示[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7 李宗柏;韩国跆拳道在中国的兴起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陆小黑;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9 郑锴;新媒体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陈晨;跆拳道道馆运营模式给予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97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59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