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论“本体与人本统一”的武术发展理念

发布时间:2018-03-20 02:16

  本文选题:武术 切入点:发展理念 出处:《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围绕武术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武术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论题。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今社会时代特点,对武术发展的理念展开探讨。研究认为,"本体与人本统一"应作为武术发展之理念指导,这是当今时代对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武术所提出的必然要求。表现在:(1)文化的时代性——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社会的形成要求武术发展应密切关注人的需求;(2)文化的民族性——"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武术进行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本体与人本统一"对于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也为武术发展贯彻、践行该理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条件。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Wushu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Wushu developmen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unity of Noumenon and Humanism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guidance of Wushu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 for Wushu as a kind of cultural existence in the present era. It is manifested in the times of the cultur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brought by the market economy requir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needs of peopl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 requires martial arts to be culturally conscious. Self-confidence and self-improvement. "Unity of Noumenon and Humanism"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oday's society also provides unprecedented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Wushu.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武术技术的文化蕴含研究”(16CTY019)
【分类号】:G8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文礼,黄金萍;关于传统武术发展问题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刘建华,刘卫国,许方龙;论武术作为民族品牌的历史渊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亓传琴;试述武术与全民健身[J];浙江体育科学;2004年01期

4 张霞,朱志先;汉代武术发展的原因浅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邱丕相,马剑;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与面临的挑战[J];体育科学;2004年04期

6 王岗;武术走向奥运的方略:保留与割舍[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4年04期

7 薛建爱;李翠霞;刘强;;关于武术分类及概念的研究[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4期

8 唐韶军;;武术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J];博击(武术科学);2007年02期

9 王岗;;文化自新:武术发展的必然[J];搏击.武术科学;2007年03期

10 王岗;;中国武术:技术与谋略的统一体[J];博击(武术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大参;;我国武术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2 杨文立;李建文;赵富斌;;中华武术明星的开发及其效应价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3 刘雅媚;;论武术技术意会性特征及其对传承的反思[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郭玉成;邱丕相;郭玉亭;;武术传播的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邱丕相;康戈武;马剑;王岗;洪浩;郭玉成;;武术学科的科学化历程与学科研究展望[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丕相;马剑;;武术学术研究评鉴与当代使命[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柏利;王岗;;中国武术发展的技术底线:打练统一[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艳君;;意大利武术习练者武术认知与推广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9 勾庆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设置武术表演教学的可行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程大力;;躁动之魂与艺术武术——竞技套路来自何方去向何方[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王俊璞 偶正涛;中华武术勇闯新路[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武术的文化构成及当代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上海体育学院 张大伟;武术——独特的中国武技[N];中国体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周丽燕;武术与旅游:一种制衡 一种创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林金荣;武术、围棋、唐密的三位一体[N];文艺报;2012年

6 苏州大学教授 李龙;武术段位制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N];中国体育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曹_g;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武术[N];中国体育报;2014年

8 实习记者 季雪峰;加快段位制进校园步伐[N];中国体育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连朋;中国武术与动漫融合发展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郝超辉;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师徒传承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3 刘忠伟;论武术学术研究的“高原现象”[D];河南大学;2015年

4 刘蕊;艺术模仿说理论下的武术起源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徐婧;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黄丽萍;儿童武术书籍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7 刘亚欢;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8 董刚;武术参与对普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赵文龙;对段前级趣味武术实验课实验效果的调查与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10 马文友;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科研论文计量分析与动态展望[D];天津体育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637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637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