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国际羽毛球业余赛事的研究
本文选题:呼伦贝尔 切入点:羽毛球 出处:《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推动我国羽毛球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倡导积极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更好的促进中俄蒙三国人民的友谊,共同搭建中俄蒙羽毛球事业的桥梁,不断提高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在中俄蒙毗邻地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呼伦贝尔国际羽毛球业余赛事分别于2015年-2017年1月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顺利举行。共有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300多名运动员参赛。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呼伦贝尔国际羽毛球业余赛事的参赛选手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组织机构、参赛队员、比赛运营、效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思路与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参与比赛的选手主要以男性运动员为主,且年龄主要集中于20-40岁之间;2、呼伦贝尔国际羽毛球业余赛事参与的群体,主要是集中在学生和有稳定工作及收入的企事业单位和私营人员,整体学历层次较高。呼伦贝尔国际羽毛球业余赛事参赛者参与动机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健身、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方面;3、承办国际性羽毛球赛事的城市,会借助该赛事的影响力,刺激城市的相关产业发展,扩大财政收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由此看来,承办该项赛事可以为呼伦贝尔市带来两方面的经济效益:短期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4、特许经营不足、发展时间较短、社会捐赠匮乏、赛事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市场推广难度大;5、呼伦贝尔市可以在经济、交通、环境、场馆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际羽毛球业余赛事提供完备保障。建议:1、加强场馆设施建设;2、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3、提高经营者的能力水平,完善管理体制;4、加强教练员、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开设羽毛球培训班;5、加强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6、多渠道开展群众性羽毛球比赛,吸引居民参与羽毛球运动。
[Abstract]: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regulations on National Fitness" and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we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sports in China, advocate active and healthy sports and fitness activities, and better promote the friendship of the people of China, Russia and Mongolia. Jointly build a bridge between China, Russia and Mongolia in badminton,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badminton, and build brand competi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n the areas adjacent to China, Russia and Mongolia. The Hulunbeir international badminton amateur competition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Hulunbeir district of Hulunbeir from 2015 to January 2017. More than 300 athletes from China, Russia and Mongolia participated in the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ge structure, gender structure,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team members, competition operation and benefit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Hulunbeir International Badminton Amateur even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field observ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Put forward ideas and suggestion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testants in the competition are mainly male athletes, and their ag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group between the ages of 20 and 40. Hulunbeir International Badminton Amateur Competition participants, I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student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with stable work and income, and private personnel.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level is relatively high. The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Hulunbeir international badminton amateur event is mainly focused on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fitness, and hobbies. The cities that host international badminton events will, with the help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vents,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related industries, expand their financial revenue, and expand the city's influence. From this perspective, Hosting the event will bring about two economic benefits for Hulunbeir: short-term economic benefits,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inadequate franchise, short development time, and lack of social donations. The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mote the market. Hulunbeir can develop the economy,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stadiums and sports industry, etc. To provide a complete guarantee for the Hulunbeir International Badminton Amateur Gam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t 1: 1,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facilities and facilities, increase government support,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operators,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coach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eferees to set up badminton training cours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social resources to make use of multiple channels to carry out mass badminton competition to attract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badmint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峰;《羽毛球竞赛计算机现场成绩处理系统》设计及其应用[J];体育科研;2000年04期
2 庄志勇;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郝军龙,贾文彤;高校羽毛球学期教学中的比赛3段论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张洪宝;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吴宏江,王剑;羽毛球步法教学研究[J];天中学刊;2003年05期
6 庄志勇;我国高校羽毛球比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羽毛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年06期
8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9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丽娟;张博;于容容;肖福俊;;羽毛球比赛中节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曾亦斌;;珠三角地区大众羽毛球热形成的原因与特点的研究[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3 安忠鑫;蒋家珍;钟秉枢;冷波;周志辉;王磊;;《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在2011年苏迪曼杯直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董林;;大学生对羽毛球学习兴趣的探讨[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钟稳;;高水平羽毛球女单项目击球状态与胜负关系的分析和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戴金彪;管颖;;“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影响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克阳;;上海市杨浦区高中生参加课余羽毛球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以部分高中为例[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8 袁博峰;;从电视直播收视数据浅析中国羽毛球职业化的可行性[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傅琪琪;李海;;基于商业视角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演变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10 王聪;秦学林;;基于TRIMP的羽毛球训练及比赛负荷监控[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羽毛球比赛规则要点[N];人民日报;2007年
2 狄赫丹;长治鸿羽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长治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先永;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打造广州金灿灿的体育名片[N];中国体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许珂;昆明业余羽毛球市场缘何火瀑?[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宋辉;羽毛球让社区居民乐此不疲[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6 记者 马月红;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开馆暨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周口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云波;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桂林举行[N];桂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胡奎 实习记者 严竹芸 实习生 张柯璐;全州“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之州直单位篮球·羽毛球比赛活动启动[N];黔西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赵乃林;“羽毛球是我健身的好‘处方'”[N];辽宁日报;2001年
10 李樱;羽毛球馆的9100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晶华;羽毛球空气动力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2 叶宗鑫;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术体系双子模型的理论建构以及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刘萍萍;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漆昌柱;羽毛球专家—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动思维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谷平;北京市大众羽毛球锻炼者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行为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王杰;河南省羽毛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孔令德;中国羽毛球产业链的组成与提升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夏宇;羽毛球规则变化史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雷;西安市羽毛球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小女;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课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兰财;北京市羽毛球培训网络营销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9 王昊;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1年
10 马振鹏;西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638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63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