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藏族特色课间操的创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01:41

  本文选题:阳光体育 切入点:大课间体育活动 出处:《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青少年体质要求的提高,大众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人们对课间操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课间操的活动也息息相关,基于此对课间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课间操的发展、创新和推广必不可少,把课间操变成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体育活动课,有必要现实的意义。课间操能够达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让学生在课间操中进行锻炼,使学生全身心得到放松,缓解学生因学习带来的压力,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愿意做课间操,是课间操能够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新奇的课间操动作,丰富的课间操内容,有趣的课间操音乐,让单调枯燥的课间操变得朝气蓬勃,能够达到学生积极练习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针对大众对课间操的需求以及现今课间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创新,创编藏族特色课间操。本文通过跟班跟课的方式参与到体育系健美操班(2011届成都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选班)的实验课中,对藏族特色课间操进行创编,通过专家点评,对创编的藏族特色课间操进行改进。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得出藏族特色课间操创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特色性,为今后的特色课间操创编研究提供参考与帮助。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ry's phys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teenagers,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to physical health, the new changes i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exercise between class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the class exercise. Based on this, it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lass exercise. One hour of exercise every day embodies the idea of "health firs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ndard of one hour of daily exercise for students, th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of class exercises are essential. It is necessary and realistic to change class exercise into an organized and planned physical activity class. It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allowing students to exercise during class exercises, so that students can relax with all their heart and soul.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students because of their study, so that students have enough energy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ir study.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do class exercises, which i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class exercises. The interesting music of class exercises makes the monotonous and boring classes vigorous, and can achieve the unexpected effect of students' active practice. This paper innovates the demand of the public for class exercises and the deficiency of class exercises nowadays. This paper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of aerobics class of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2011 session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y following the clas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expert inter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the scientific, rationality, feasibi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on of Tibetan characteristic class exercise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special class exercise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恰嘎.康珠才让;;藏族——牦牛背上的生态民族[J];生态经济;2006年09期

2 卢永林;;再论藏族犬图腾[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杜永彬;;都市少数民族对现代化的适应:以北京的藏族为例[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4 刘夏蓓;隆务河流域的藏族及其服饰文化[J];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5 郭郁烈;试论藏族自然美思想[J];社科纵横;1999年01期

6 凌立;藏族崇尚白色的由来及其象征[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7 刘志扬;;神圣与内在:藏族农民洁净观念的文化诠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韦仁忠;;藏族口承语言民俗综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陈永莉;;北京地区藏族民族语认同感调查及分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高慧芳;;白龙江流域藏族妇女传统服饰类型及审美特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骆桂花;;藏族文化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2 鄂崇荣;;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试析青海藏族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影响[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3 赵国栋;;藏族节庆日中的茶文化[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4 周拉;;藏族神山崇拜及其文化功能分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5 先巴;;与自然和谐的藏族传统能源文化刍议[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6 张征;张玉荣;;透视藏族青年汉语微博热[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央倩;藏族茶俗浅谈[N];甘孜日报(汉文);2005年

2 裴闯、拉巴、季明;藏族人没有姓氏?那已成为历史[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邓本太;《藏族民间棋艺》序言[N];青海日报;2008年

4 记者 熊燕;两种基因助藏族人群适应高原[N];云南日报;2010年

5 江舒;藏族人名汉字音译将有规可循[N];西部时报;2010年

6 眉宇;藏族日常食俗[N];西藏日报;2003年

7 任新建;藏族饮茶历史小考[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8 益邛;藏族起源小议[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鹏;藏族本是中国北方人[N];北京科技报;2009年

10 任新建;藏族饮茶历史小考[N];西部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措;藏族法律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魏贤玲;卓尼藏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切吉卓玛;藏族传统婚姻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温有锋;西藏藏族起源初探[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6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骞;藏族低氧适应与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于宏;试论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三维结构和双重品格[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徐美恒;论藏族作家的汉语文学[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贺军栋;占族人群Y染色体研究及藏族人群乳糖耐受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德娜依;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大骨节病的环境—遗传交互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马道旦;毛尔盖·桑木旦的生平及学术贡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交巴草;迭部藏族女性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尚颖;青海省60岁以上藏族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磊;西藏地区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6 樊雪萍;肃南藏族马蹄十四族源流初探[D];浙江大学;2014年

7 和建梅;当代丽江塔城纳西族与藏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李毛却乎;论藏族民间长诗《南杰才落》[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9 李毛加;藏族水葬文化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10 陈攀攀;藏族特色课间操的创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698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698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f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