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及参与动机对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青少年 + 社会支持 ; 参考:《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社会支持与青少年运动参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参与动机与青少年运动参与行为也有密切关系,本文则在已有的经验总结上,以我市青少年为例,具体分析青少年运动参与行为在社会支持及参与动机方面的差异分析,并且尝试着探索社会支持、参与动机、运动参与程度三者间有无关系,如有关系,其关系具体又是如何?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对未来应用于青少年健康预防计划及开展各种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能提供重要的策略信息。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利川市11所学校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个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参与动机状况及运动参与程度展开调查。运用描述分析、关联分析、探索性(expf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和验证性因素(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相结合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相应的结论与对策。研究结果:1)青少年社会支持由五个维度组成,其中男性青少年所获得家人支持、老师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支持高于女生;家人有锻炼习惯的青少年其获得社会支持各维度均高于家人没有锻炼习惯者;家人文化程度越高的青少年其获得家人支持、老师支持、工具支持程度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青少年其获得家人支持、朋友支持、信息支持及工具支持越高;民办学校的青少年获得家人支持、老师支持、信息支持及工具支持高于公办学校;初中生获得家人支持、老师支持、信息支持及工具支持均好于高中生。2)青少年运动参与动机由四个维度组成,表现为青少年运动参与动机与其生活地域及就读学校无关,但男性青少年在心理利益、社交需求、兴趣学习三方面动机高于女生;女生的健康适能动机高于男生;初中生的社交需求、兴趣学习及心理利益动机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的健康适能动机高于初中生;家人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其健康适能动机显著高于家人文化程度低者;家庭经济条件好的青少年社会需求动机显著高于经济条件差者;家人有锻炼习惯者在参与动机四维度均高于家人无锻炼习惯者。3)男生运动参与程度好于女生,初中生的运动参与程度好于高中生,民办学校的青少年运动参与程度好于公办学校的青少年。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青少年运动参与程度就越高,家人有锻炼习惯的青少年要高于家人没有锻炼习惯的青少年。4)参与动机对参与程度有显著正向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6**,社会支持对参与程度有显著的直接正向效应,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5**,社会支持对参与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1**,故参与动机对青少年运动参与程度的影响中介效应是成立的,即社会支持除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参与程度外,它还可以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参与动机,进而影响到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程度。研究结论:1)根据不同性别、年级、就读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其社会支持状况表现不一,从整体上看,社会支持五个维度中,老师支持最高,工具支持最低。2)青少年参与动机与生长地域和就读学校无关,但是受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参与动机以健康适能最高,社交需求最低。3)青少年运动参与程度在性别、年级、学校性质、家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人有无锻炼习惯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4)社会支持,参与动机对青少年运动参与程度都有直接影响,但社会支持除直接影响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外,它还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的参与动机,通过运动参与动机再间接影响青少年的运动参与程度,说明参与动机对社会支持及运动参与程度的中介作用成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宝林;张欢;陈eP;朱乐青;宋刘玲;聂丽芳;金岳凤;;女大学生课外锻炼动机与行为关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4期
2 代俊;王辰辰;;上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科研;2014年02期
3 熊明生;刘皓云;;锻炼知识宣讲影响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4 刘f ;史国生;;体感游戏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促进作用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年04期
5 张杰;李玲;;凯里市区群众体育锻炼动机及外在原因调查[J];凯里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武杰;任相涛;秦天红;颜超;马业康;赵丽瑞;;新疆农牧区维吾尔族13~15岁中学生体质下降现象的运动干预研究[J];体育科学;2011年04期
7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薛锋;;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马新东;刘波;程杰;;美国青少年体质研究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0年01期
10 魏瑶;洪冬美;;目标定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煜;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伊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2 段长文;中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内化发展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晓娜;瑜伽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初少玲;家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邵君;上海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7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74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