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04-25 03:11

  本文选题:运动链 + 链反应 ; 参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人体运动链系统和链反应传导的形态结构与具体功能。发现运动链由关节链、肌肉链、神经链及其子链接相互协同组合构成。运动链反应是运动链功能上的体现,传递过程呈"波浪效应"。人体运动链的客观存在是功能性训练的物质基础,链反应是功能性动作的目的和结果,功能性训练必须正视人体核心区在运动链中的枢纽作用。功能性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应重视运动链的完整性和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功能性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相结合是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趋势,也是弱链接功能强化和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theory,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specific function of human motor chain system and chain reaction conduction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motor chain consists of joint chain, muscle chain, nerve chain and its sub-links. The movement chain reaction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movement chain function, and the transfer process is "wave effec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human motor chain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chain reaction is the purpose and result of functional action. Functional training must face up to the pivotal role of the core region of human body in the exercise chain. Functional train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lity of sports chain and the unity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e.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s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weak link function and improve athletes' competitive level.
【作者单位】: 安阳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分类号】:G80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野;梁斌;;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年15期

2 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年05期

3 师文月;;初论竞技运动训练之运动链、运动弱链及其功能危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龙斌;李丹阳;;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内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任满迎;刘颖;刘桂成;王国庆;;核心运动链肌力诊断新方法研究——以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测试分析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6 张英波;佟海青;;竞技运动中的人体运动感觉与动作调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郭树涛;王卫星;姚旭霞;齐光涛;;核心稳定性——释义及形成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8 吕中凡;;运动“弱链接”及其训练学应对路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年04期

10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霍洪峰;赵焕彬;;人体运动链的动力学规律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鲁南;竞速运动制胜因素及训练特征的集成与分群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林辉杰;掷铁饼动作中人体运动协调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3 赵佳;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茹;李德武;;核心力量训练在武术套路动作训练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年07期

2 杨祥红;王正磊;;在军校引入核心力量训练重要性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年07期

3 方向丽;竭晓安;;我国体操运动科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16家体育类核心期刊相关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4 简文博;汤琴;周忍;;功能性训练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的结合与应用探讨[J];武术研究;2017年06期

5 罗小兵;虞亚明;;辨体施动,提高运动干预的针对性[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年06期

6 王银晖;;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7 朱晓龙;;健美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综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12期

8 韩城江;邱芬;;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热后的冷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12期

9 杨扬;;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基础动作训练中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12期

10 陈德志;;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高职学生网球专项技术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文兵;男子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2 魏巍;竞技武术套路中腾空垂转技术特征及相关运动素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3 王隽;我国男排运动员下肢关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和干预手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青;张志强;任亚平;;体针联合PNF疗法早期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年24期

2 车世钦;;结合PNF的关节松动术(MWP)技术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初探[J];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10期

3 车世钦;于敏;;PNF技术在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2年02期

4 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刘书芳;;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任立红;姚宇军;杜秀花;侯雪平;袁玉欣;;PNF技术结合药物离子导入、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河北医药;2012年05期

6 王润妹;宋成宪;李舜;刘小蓝;习丽明;;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对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7 潘毓健;徐国会;郑洁皎;夏汶;杨寅;;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8 任立红;姚宇军;杜秀花;侯雪平;郭文乾;;PNF技术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11年04期

9 郭文乾;王德旗;陈凤侠;任立红;纪宪法;;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16期

10 李荣祝;吕亚南;陈枫;刘小娅;高新;;PNF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谊;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2 谢云;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制胜因素及充分发挥我国女子选手制胜能力的参赛策略[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赵秋爽;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爱国;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人本管理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5 何庆忠;马拉松训练方法的演变及其运动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6 邱俊;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机能状态监控与评价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顾季青;峰前状态理论及可测量类项群中国优秀运动员峰前状态的评定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8 刘建和;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陈笑然;运动训练方法的项间移植[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10 葛新发;赛艇水动力性能和运动员机能的评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满迎;闫琪;刘颖;;上肢鞭打运动链肌力诊断与评价新方法的初步研究——以网球正手抽击动作测试分析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13年04期

2 李伟,李龙;擒拿技法的解剖学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任满迎;刘颖;;对核心运动链肌力诊断新方法的初探——以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测试分析为例[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霍洪峰;赵焕彬;;人体运动链的动力学规律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杜力;黄茂林;;可调的双输出函数发生机构类型综合[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冯春;陈永;;机构运动链同构识别的遗传算法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任满迎;闫琪;刘颖;;开发与应用BTE Primus肌力诊断系统建立网球正手抽击动作上肢鞭打运动链肌力测试与评价新方法的初步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褚金奎;曹惟庆;;运动链的拓朴结构及其参数损失——机构拓扑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机构学年会暨首届青年机构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英;运动链型综合的基本回路方法及混合驱动机构构型设计[D];中北大学;2016年

2 丁华锋;运动链的环路理论与同构判别及图谱库的建立[D];燕山大学;2007年

3 邹炎火;基于单开链迭加法的平面运动链拓扑缩图图谱自动综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聂松辉;平面机构类型综合与机构方案创新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娟;基于平面单铰图谱库的复铰运动链自动综合及软件设计[D];燕山大学;2015年

2 梁刚;基于二分法的含复铰平面运动链数综合[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3 李涛;机构运动链构型自动综合方法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4 黄浩洁;闭合与开放运动链动作生物力学特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孙彦强;基于位姿求解和误差分析的数控机床运动链设计与优化方法[D];浙江大学;2017年

6 赵静;平面单铰和复铰运动链的统一建模和自动综合[D];燕山大学;2010年

7 陈磊;含复铰有移动副平面运动链的结构类型综合方法[D];湘潭大学;2009年

8 孙信强;高速步进运动链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袁勇;基于闭环运动链图谱库的可分离结构运动链的自动综合[D];燕山大学;2012年

10 徐世福;基于平面运动链的类型综合及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79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