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
本文选题:高校 + 教育场域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在“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生产和再生产体育文化的重要组织载体,是培育和拓展体育文化力的重要平台。建构有效的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我国高校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同时借鉴了文化分层理论和文化力理论,研究高校教育场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机制及发挥效益的路径。本研究选取了北方的七所重点高校作为研究的样本。研究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构建的内容、运行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一、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内涵。高校体育文化力具有身体性、教育性、实践性、扩散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呈现为体育物质文化力、体育规范文化力、体育行为文化力、体育精神文化力四种类别,并且拥有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力、高校体育文化历史力、高校体育文化市场力三种表现形式。高校体育文化力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来源是体育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产业三个方面。二、调查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力现存的问题。如下:缺乏充足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力不足;缺乏恰当的体育认知,精神文化力不足;缺乏足够的体育参与,行为文化力不足;缺乏健全的制度规范,规范文化力不足。三、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是以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社团、教师、学生等群体为施力主体,以体育参与者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身体资本为动力,以单位逻辑的惯习、非营利组织的惯习、教学惯习和学习惯习等四种主要惯习为实践策略,以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休闲娱乐等为力的传递路径,作用于高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四、高校体育文化力发挥效益的路径构建。根据高校体育文化力存在问题和运行机制,从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评估、定位、培育、完善和创新等四个环节,分别论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力发挥作用的构建途径的基础、目标与标准、实施过程以及机制发挥作用的原动力,为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力作用的发挥提供明确的构建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育场域中的体育文化力是现实存在的;高校体育文化力对于高校教育场域中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主体的体育意识的培养与体育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高校教育场域中其他形态的文化力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机制是可以构建的,并且是必须构建的,实践证明运行机制的实施效果是行之有效的;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机制,是指在高校特有的教育场域空间下,高校体育场域的次级场域之间通过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以高校体育文化资本为动力,以高校体育惯习为方法与策略,以‘文化力’的运行方式为主要传导路径,由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施力者发起,作用于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并收到一定效果的特定的作用过程。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运用,应该以高校体育资本和体育惯习的生成与再生产为核心,以施力主体的作用效果为目标,遵循高校教育场域中权利关系发生作用的原理,参照高校体育文化力评估——定位——培育——完善和创新的标准,积极构建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力作用发挥的基本路径。本研究结果为实施与后续开发高校体育文化力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托和实践操作的指导,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力作用的发挥。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 current situation ,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ort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Lack of proper physical cognition and lack of ment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
( b ) Lack of adequate physical participation and insufficient behavioural and cultural forces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e for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which is based on four aspects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competition , physical capital , student , etc .
The college physical culture forc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ports consciousn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sports behavior in the field of college education .
The promo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university has the function of non - substitution of the cultural force of other forms in the field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sports culture for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constructed and must be constructed , and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is effective ;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ollege physical culture force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the secondary fields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under the special educational field spa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海;;体育政治化:一个“场域”的理解[J];体育学刊;2015年06期
2 李陶红;;人类学的“文化”之思——基于文化定义的分析[J];民族论坛;2015年09期
3 朱俊河;肖焕禹;;体育解说员的场域介入资本[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唐爱英;;聚焦少数民族体育场域的游戏美育向度[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5 常乃军;赵岷;;竞技体育场域下身体的社会化改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骆正林;;足球世界杯的舆论场域与文化传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7 皮家胜;刘永飘;;“文化力”析解[J];江汉论坛;2013年08期
8 龙宝新;;文化是什么?——对当代“文化”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高鹏飞;;论“举国体制”场域演绎下的语言符号暴力[J];体育与科学;2013年02期
10 杨向明;;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的性别透视现象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峰;场域理论视野下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诗乐;“场域—惯习”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振;道德文化力初探[D];南华大学;2011年
4 程一军;新中国60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秀强;我国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刘陶;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何轶;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高洪教;奥林匹克精神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邱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翁国柱;福建省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10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91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