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美国体育在近代上海的传播路径及价值探略

发布时间:2018-06-10 20:51

  本文选题:美国体育 + 近代上海 ; 参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基于历史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美国体育在近代上海的传播历程。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方面探讨了美国体育的传播内容、传播特征以及传播价值。研究认为:美国流行的运动项目通过人际传播在近代上海兴起;基督教青年会、美国教会学校等组织传播美国体育文化,报纸和期刊等平面媒体促进美国体育文化在近代上海的大众传播。基于此,美国体育在近代上海的传播,改变了上海民众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传播价值包括美国体育对国人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美国体育教育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美国体育文化是塑造上海海派文化城市的重要因素,其传播历程启蒙了近代国人的国家观念。
[Abstract]: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histo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combs the spreading course of American sports in modern Shanghai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text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mass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American sports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holds that popular sports proje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rose in Shanghai in modern times throug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YMCA) and Church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spread American sports culture. Print media such a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promote mass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sports culture in modern Shanghai. Based on this, the spread of American sports in modern Shanghai changed the values, behavior orientation and lifestyle of Shanghai people. The spreading value includes that American sport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monstrating the Chinese people, that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and that American sport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haping Shanghai's Shanghai culture city. Its spreading process enlightens the national concept of modern Chinese.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部;
【基金】: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14CTY021)
【分类号】:G81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宏江;倪京帅;;都市文化视域下的海派体育文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2 周西宽;近代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兴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7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倪京帅;;美国体育在近代上海的传播路径及价值探略[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杨旭峰;;武术现代化转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6期

3 李磊;;近三十年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9年05期

4 陈晴;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与妇女解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至刚;张力;王丽娜;;上海建设国际体育强市中城市体育文化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王宏江;;多元世界与世纪中国:百年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审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于善安;;海派体育文化阐释[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刘士林;;海派文化与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开端形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马廉祯;;近代美国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思想的影响——以民国时期的《体育原理》为例[J];体育学刊;2010年05期

6 王晓露;;英美体育传播模式的社会文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02期

7 孙逊;;都市文化研究:世界视野与当代意义[J];文学评论;2007年03期

8 刘士林;;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路向[J];江海学刊;2007年01期

9 张永广;;基督教学校与近代中国体育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0 曼纽尔·卡斯特;刘益诚;;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月之;;近代上海跨种族婚姻与混血儿问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仲礼;;略论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03期

3 潘君祥;;论近代上海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J];探索与争鸣;1993年01期

4 刘正刚;粤人与近代上海城市的变化[J];学术月刊;2000年12期

5 邱国盛;从国家让渡到民间介入——同乡组织与近代上海外来人口管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陈文彬;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2005年07期

7 陈蔚琳;近代“食都上海”成因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邵建;;新生活·新观念·新名词——以近代上海城市用语变迁为考察线索[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9 李tJ;;妙应时变:危机交织下近代上海甬商的应对与抗争[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苏智良;日本在近代上海的经济侵略活动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海兵;;人口汇聚与近代上海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葛壮;;近代上海穆斯林商人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帮会与近代上海”学术讨论会简讯[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5 江文君;;万家灯火:民国时期的上海小家庭[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葛壮;;近代上海回商群体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7 冯绍霆;;近代上海店招述论[A];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C];2014年

8 潘连贵;;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看茶会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9 王立诚;;19世纪上海的西人帮会[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10 徐鼎新;;近代上海商会兴衰的几点思考[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彭德倩;整理研究近代上海金融史料[N];解放日报;2010年

2 孙科志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上海的亲日韩人[N];文汇报;2013年

3 江文君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近代上海教授群体的产生与生活[N];东方早报;2014年

4 熊月之;多元文化中的近代上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 严国海;近代上海国货崛起靠什么[N];东方早报;2013年

6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徐锋华;电报局设立与近代上海通讯[N];东方早报;2013年

7 ;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N];文汇报;2008年

8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 常国良;近代上海会计革新推进会计教育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程洁;感受都市新媒体映照下的近代上海[N];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上海社会科学院 樊卫国;近代上海的“自由贸易”[N];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D];浙江大学;2005年

2 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4 袁蓉;缝纫机与近代上海社会变迁(1858-1949)[D];复旦大学;2009年

5 陈文彬;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D];复旦大学;2004年

6 于珍;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邱国盛;现代化与中国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汪英;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互动机制研究(1927—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国林;民国时期上海慈善组织研究(1912—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苗青;盛宣怀与近代上海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煜星;在商言商之外:近代上海犹太富商哈同的交往世界[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林美云;进口与自创[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方晓燕;近代上海中医医疗市场探微[D];南京大学;2013年

4 沈元春;近代上海开埠后穆斯林社群的发展(1843-1949)[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5 吕国财;消费与设计:近代上海消费文化的创建(1917-1937)[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6 卞云骢;箔商业与近代上海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高俊聪;近代上海书画助赈研究(1878-1927)[D];河南大学;2016年

8 徐笑运;近代上海都市商业习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9 徐宁;近代上海的女学生(1850—1922)[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静;近代上海笺扇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00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