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文化分层理论下我国国民体质下降的归因分析与省思

发布时间:2018-07-10 06:34

  本文选题:文化分层理论 + 国民体质 ; 参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从文化分层理论的视野对我国国民体质下降的内在原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文化深层结构"信仰层"中的不良"体育观"造成体育锻炼在主体需求中的等级与地位过低,导致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基数下降,进而致使国民体质持续下降;社会不良风气、家庭成员的不良"体育观"以及学校教育作用的缺失是导致人们不良"体育观"产生的主要因素。在省思中提出:解决国民体质下降的问题,其实是如何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和杜绝不良"体育观"的产生问题,是需要找准问题的基点,"内外兼修";政策并不是解决社会人群不良"体育观"的产生以及社会不良风气蔓延的有效方法,学校体育教育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需要突破人们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惯有意识,实现"育体"与"育心"的结合。需要破风易俗,改变体育教师的常规做法,提升学校体育教师敬业精神与责任意识。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cultural stra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national physique in our count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ad "sports view" in the deep structure of culture "belief layer" results in the low grade and status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main body demand. Leading to a decline in the base number of people taking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which in turn leads to a continuous decline in the national physique, a bad atmosphere in society, The bad sports view of family members and the lack of school educ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the bad sports view. In his reflections, he put forward that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decline in the people's physique is in fact how to improve the unhealthy atmosphere in society and put an end to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unhealthy "concept of sports". Policy is not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healthy "sports concept" and the spread of unhealthy social atmosphere, bu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problem.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rough people's habitual 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heart".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customs, change the routine methods of PE teachers, and promote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ism and responsibility of PE teachers in schools.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BHA120052)
【分类号】:G8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文凯,许浩,周家仪,周佩娟;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国民体质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4年02期

2 王福成;《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身体质量的五方面内容[J];工会博览;2004年10期

3 蔡睿;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数学模型的建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6期

4 杜爱俭 ,李浩然 ,李国栋;从学生健康档案看当前我国国民体质[J];档案管理;2005年01期

5 陈彦;;十年来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状况及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彦;;十年来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状况及展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4期

7 孙继新;;吉林省国民体质身体形态现状调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张艺宏;何仲涛;连楠;;国民体质测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平台模式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7年03期

9 唐士敏;黄滨;;社会变革与国民体质的关系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10 张艺宏;何仲涛;;论国民体质测定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及其供给[J];体育与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克成;顾海卫;;2005年新疆国民体质状况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曹莉;刘伟;;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蔡睿;江崇民;郑迎东;张一民;;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数学模型的建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杜勤;;扎实做好国民体质测定工作 为建立全民健身科学化体系服务奠定基础[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5 江崇民;张一民;;中国国民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蔡睿;;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解读[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张艺宏;;论国民体质测定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及其有效供给[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朱红伟;;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管理系统的现状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张艺宏;;试述国民体质测定服务工作中的咨询[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志敏;王德民;丁振峰;;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的现状调查与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阿荣;我区国民体质状况略超全国平均水平[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记者 黄蜀锦;我市培训国民体质监测员[N];六盘水日报;2010年

3 李跃波;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为86.3%[N];安徽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国民体质优良率下降提醒我们什么[N];南方日报;2006年

5 王戈华;我省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N];陕西日报;2007年

6 记者 曲晓阳;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略有提高[N];中国体育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 银玉芝;国民体质两极分化提醒我们什么[N];徐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杨涛 通讯员 董富强;乌市国民体质高于全疆低于全国[N];新疆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记者 窦雨佳;为国民体质“把脉”[N];中国体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卓越;十年来,国民体质状况呈上升趋势[N];中国体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伟;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杜冬琴;中日体质健康测定标准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洪义;我国战斗机飞行员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能力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吴晓薇;青年人适应能力评价量表的编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12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112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