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与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在羽毛球青少年训练中的对比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nonlinear and plate periodic force training mode on young badminton players. Methods: twelve young badminton athletes from municipal sports schools were divided into nonlinear group and plate group. The experiment lasted 9 weeks. Four tes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period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Results: the strength performance of nonlinear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late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training load and intensity of the nonlinear group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late group, and the efficiency was higher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xperiment, but lower in the later stage than that in the plate group. Conclusion: both nonlinear and plate periodic force training model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rength level of juvenile sports, and the nonlinear training mode has a larger growth range. The load and load intensity of the nonlinear periodic strength training mode is large and can produce more training stimuli. The plate cycle strength training mode adopts the daily arrangement of large and small amount of training,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young athletes.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G8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祥海;;对板块训练理论合理性的质疑——兼驳传统分期理论过时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2 李山;龚建芳;;力量训练分期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2年05期
3 余长青;石鸿冰;;羽毛球运动所引起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大鹏;杜艳艳;;身体功能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膝、踝关节稳定性及足底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2 周彤;;非线性与板块周期力量训练模式在羽毛球青少年训练中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王聪;秦学林;;基于HHD测试的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肩关节旋转特征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7年01期
4 吴向军;孙慰;;偏远县城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分析——以宿松县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年02期
5 张克峰;;运动技术量变理论——从技术效果和技术能力因素的量变关系谈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6 董丹丹;韩素萍;王瀚涛;;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体育科技;2016年05期
7 卞鹏强;;现代训练过程“需要”理论构建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年12期
8 孟兵;;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消费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以湘南学院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16年06期
9 罗仙子;李庭勇;;核心稳定性练习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年11期
10 金成平;李少丹;夏青;;论运动训练理论科学问题的认知[J];体育学刊;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东霞;李钊;;比较与批判:生理学与方法学视野下的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年05期
3 彭延春;;我国职业篮球赛季制力量分期训练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魏瑾琴;刘生杰;;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分期训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姚颂平;;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邵强;;体育学院网球专修学生分期式力量训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В.Н.普拉托诺夫;姚颂平;;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李山;王林;;中长跑运动员全年力量训练分期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李山;;力量训练分期结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4期
10 李山;;力量训练分期理论述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灵敏;全程教育实习法:“准教师诱导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饶晓明;任务训练模式中教师的导功[J];职教论坛;2004年26期
3 郑卫民;姚春玲;;警察体能课程教学训练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Т·Я·希德洛夫斯基;蔡梨;;青少年现代冬季两项滑雪运动员的训练模式[J];冰雪运动;1987年03期
5 胡亦海;重点青年女排高大队员弹跳训练模式及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6 郑晓蕙;;探究训练模式与生物教学[J];科学教育;1996年01期
7 崔岚;;公安高等职业教育文件鉴定能力训练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2期
8 周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9 成玉龙;;创造足球特色 提升学校品质[J];新课程(上);2012年12期
10 刘玉勇;;勿以“算”小而不为——有效口算训练模式浅谈[J];华夏教师;201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雷;向创新军事训练模式要战斗力[N];解放军报;2010年
2 焦建仓 杨振;创新训练模式 锤炼作战硬功[N];解放军报;2010年
3 郑勤;积极创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N];解放军报;2012年
4 饶俊杰;八六九四部队 主动式训练模式催生高效益[N];人民武警;2004年
5 于超 特约记者 刘逢安;全军炮兵防空兵基于信息系统训练模式成果交流活动举行[N];解放军报;2011年
6 刘星;唯创变 永不变[N];战士报;2012年
7 杭州铁路公安处民警 张锦;“点菜式”训练模式带来工作新思路[N];人民公安报;2010年
8 杨保明 杨晓东 本报记者 谭道博;训练转变:找准前行方位与路径[N];解放军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大力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N];人民公安报;2009年
10 高春生 王敏;市公安局将推行新的民警教育训练模式[N];延安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菊;双训练模式下运运知觉学习的特异性与传递[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范茂文;业余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复合训练模式的初步实验探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2 刘思岐;苏州市体育中考游泳项目考前训练模式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琛伟;中国高校长笛乐团发展历程与训练模式探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胡曼曼;中国乒乓球“第三次创业”下青少年国际训练营训练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赵健;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中长跑项目训练模式的个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杨勇;CrossFit训练模式应用于优化健美教学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
7 冯立嵩;对中学语文课内以读带写训练模式的再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8 黄琴;对我国著名教练员阮元华训练模式的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121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12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