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影响的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training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117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class and 112 students of control class were assessed with POMS scale, trust scale and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scal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ate of mood between the control class and the experimental clas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hang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0. 043)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P0. 003)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0. 881)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P0. 825) in the control class. It is believed that physical training can positively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基金】:上海市教委体育科研项目(HJTY-2016-D43)部分成果
【分类号】:G8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佳丽;;班级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1期
2 陈欣;姚梦萍;;拓展训练心理内涵的追溯:信任与合作[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万宏伟;王腊姣;;高校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孙利红;;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莫月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06期
6 王全军;;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罗峰;赵亮;辛阳;;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及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年03期
8 孙冬梅;王进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区域心理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李睿恒;尹俊杰;吴永慧;;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性别差异[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6期
10 李金芬;;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爱民;论拓展培训的心理效应[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3 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简佳;人际信任相关量表的信效度及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宪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8期
2 张春棠;;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年07期
3 秦曼;董海军;;体育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翟晓敏;;拓展训练在民办高校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7年13期
5 李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探讨[J];青海教育;2017年06期
6 尚永恒;;体育拓展训练课程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17期
7 江武贵;许金富;林瑜;;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统计学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8 陈建华;;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农机;2017年05期
9 刘新红;郝世煜;;技工学校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13期
10 王建军;朋文佳;赵红云;;体育锻炼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燃;荷球运动在呈贡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推广的可行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文博;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凝聚力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杨蕊竹;黑龙江省高校引入与实施拓展训练课程前景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6年
4 方文全;拓展训练对高校大学生自信心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5 刘航宇;大学生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道德双重加工理论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6 马晓萌;高中生自我表露、人际信任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巴全通;青岛市拓展训练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汤昊;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孤独感的影响: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D];苏州大学;2016年
9 崔子龙;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现状与推广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年
10 沈伟斌;石家庄市区普通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刚;;拓展训练改善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实验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2 叶林;陈雅丽;;海员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法及测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33期
3 廖芳芳;;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形式开展高校心理健康课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9期
4 张剑峰;高绪秀;毕存箭;;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拓展训练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5期
5 葛青;张秋亚;温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宁维卫;陈丽;徐建;马岳德;张涛;;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赵翠荣;;“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5期
8 邱永红;;对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体系构建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年01期
9 王金吉;;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11年05期
10 李颜苗;;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禄涛;北京部分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简佳;人际信任相关量表的信效度及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D];山东大学;2007年
3 邹芙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邹娟;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黄斌;体育锻炼和认知干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佰桥;人际交往训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方小年;某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琼珍;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红妮;构建和谐学校人际关系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胜利;当代市民人际信任状况研究[J];社会;2002年01期
2 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罗任;周茜;谢海燕;;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J];中国校医;2006年04期
5 杨昭宁;贾蕊;陈祥丽;;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6 李妍;贾林祥;;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国人的人际信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石梅;;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刘海珍;张鹤;;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郝明亮;;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调研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10 张鹤;刘海珍;;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莉;王沛;;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魏晓娅;;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晔;刘华山;;学生信任问卷的编制及试用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康廷虎;白学军;;任务风险对信任游戏中个体人际信任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孙雅娜;王滨;罗伟;张改叶;李志海;;咨询深度问卷的编制以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表露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孙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孔繁昌;周宗奎;;12~19岁青少年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小文;姚本先;周宵;;中学生依恋及其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胡丹凤;侯天卉;;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卉;谢亚静;刘华山;;人际信任、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董妍;情绪影响人际信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黄陵东;人际信任是社会信任的微观基础[N];福建日报;2006年
3 丁宁;理解 沟通 求助[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罗书伟 陈旭;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构建[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 窦东徽;经济学让人变得“更好”还是“更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曹英 张琴琴;“人际信任”破题小企业融资难[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7 调查执行 朱恩青 甄林萍 指导老师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小章;我凭什么相信你[N];浙江日报;2005年
8 龙丽达;对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问题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4年
9 徐永健;重视人际信任对构建微贷市场信用关系的创新作用[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书伟;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初浩楠;中国文化环境下企业人际信任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婷;大学生人际信任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咏梅;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杨;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郝江丽;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于宏飞;青少年依恋倾向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贺爱彦;孤儿人际信任的内隐特性及干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凤英;儿童虐待对戒毒动机、人际信任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D];西南大学;2015年
8 李芹;微信用户分享动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刘颖敏;陌生人社会中网络人际信任的形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10 刘艳;女性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228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2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