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莆田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1 17:33
【摘要】:在我国,非城市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比较大,怎么去进一步培养非城市居民的体育生活习惯,加强非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在农村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是我国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以前,体育行政部门和众多的体育学人对于农村体育健身建设的研究还停留于体育发展的理论结构构建阶段,而对于深入农村探析其体育事业发展的真实情况以及发展流变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之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拖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脚步。而现在,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学人关注的重点内容已经是如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推进农村体育的正确平稳发展。想要透彻地分析非城市的体育事业建设,就一定要实地观察其所在居民的生活,只有通过深入了解才会得到最切实的体育发展现状,抽丝剥茧地分析出其体育事业发展的内涵和机理,才能够为其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切实的建议,才可以构建起一个适合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本研究力图通过实地走访、实证分析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莆田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其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建设内容、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依据分析内容对莆田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有效建议。通过对正在建设城乡一体化莆田市新农村的体育发展历程分析,以求有效促进莆田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以推动莆田市的体育建设工作,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做出一份贡献。研究结果显示:莆田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体育场地设施及场馆方面。通过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网络信息平台,优化现有的体育资源在各个区域的配置,使得莆田市的体育场地设施及场馆成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并且使其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第二,体育健身指导方面。通过构建莆田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壮大其体育健身社会指导员队伍,提高现有体育健身社会指导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不断吸引体育相关专业的学生等高水平人员参与到体育健身社会指导工作中来;第三,相关政策法规及机制,通过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在其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建立或辅导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为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社会组织提供一定便利及相关政策支持,使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工作高效稳定进行。
[Abstract]:In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non-urban population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is relatively large. How to further cultivate the sports habits of non-urban residents, strengthen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non-urban residents, and create a strong sports atmosphere in rural areas,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national fitness work in our country, and it is also the key problem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solv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ports power. In the past, the research of sport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many sports scholar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fitness in rural areas remained at the stage of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sports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areas,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practice of the previous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in real life, and delay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Now, the sport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nd the sports scholar pay close attention to how to promote the correct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por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policy. In order to make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 non-urban areas, we must observe the life of their residents on the ground. Only through in-depth understanding can we get the most tangible development of sports. Only by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and mechanism of sports development, can we provide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cause, and construct a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suitable for rural areas. This study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content of Putian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rough field visit,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method, through the field visit of Putian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tian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sports in Putian city and promote the sports construction work of Putian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urse of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ountryside of Putian city, which is being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sports in Putian city. For our country to build a sports power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Putian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is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First, sports venues and facilities and venue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icient net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optimize the existing sports resources in the allocation of each region, make Putian sports venues and venues become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And make its utilization rate increase greatly; second, sports fitness guidance. By constructing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of Putian City, we can strengthen the team of sports fitness social instructors,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of the existing sports fitness social instructors. And continue to attract sports related major students and other high-level personnel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fitness social guidance; third,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mechanism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 government will further play a leading role in its work, improve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and establish or coach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evant incentive mechanisms, supervision mechanisms, etc. To provide some convenience and relevant policy support for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so as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efficient and stable.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强;校园网建设是创立现代体育大学的必然要求[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姚为俊;优化营销理念 发展体育产业——《体育营销指南》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3 ;各国体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12期

4 彭道海;建立武汉体育大学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5 钟秉枢,刘玫瑾,程建平,朱宙炜;体育院校网站建设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车晓波,魏琳;从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谈创建一流体育大学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李力研;古稀深情寄体育——写在王则珊教授新著出版之际[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12期

8 杨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北京体育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加快“三结合”基地和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宝迪沃健康管理做出国际影响 韩国体育大学借鉴中国经验[J];商务周刊;2006年06期

10 杨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进程——北京体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春雷;李小芬;;对北京和俄罗斯体育大学田径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董渝华;;论创办一流体育大学的科技支撑[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徐本力;李伟民;王秉尧;吴贻刚;戴湘浦;陆遵义;苗凤藻;;关于我国体育院校联合办学的历史、现状和基本模式的研究——兼谈组建“上海体育联合大学”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周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郭璐;;体育院校大学生无聊倾向特征及其与正念水平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余学锋;李勇勤;石凌;;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余学锋;;关于大型涉外活动的管理实践与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莉君;体育究竟代表了什么[N];科技日报;2012年

2 平萍 胡盛;聚焦内涵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N];中国体育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小伟;别让体育研究生缺少含金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孙大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与时俱进 推动体育文化大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2年

5 记者 蒋亚明;研讨体育产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点[N];中国体育报;2012年

6 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于晓光;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大学[N];辽宁日报;2005年

7 汪大昭;建设三结合的体育基地[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平萍;首所体育高等学府向现代体育大学迈进[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记者 高吉龙;州体育局与韩国体育大学签订体育交流协议[N];延边日报;2008年

10 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 CEO 张庆;中国体育的奥运变量[N];中国经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乃华;基于多元需求的中小城市体育中心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范冬云;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罗保;澳门大众体育推广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4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有力;“一国两制”框架下澳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陈小英;中德体育报刊发展策略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7 董保健;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的重新审视和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马法超;体育相关无形财产权问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黄文卉;基于知识管理的体育赛事管理模式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英峰;英国体育管理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妙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高岩;我国高校体育法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3 张素芳;邢台市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潘路路;西安部分高校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5 王磊;“环太湖体育圈”城市假日体育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刘淼;新浪网体育微博娱乐化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7 宋浩然;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考核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8 王迎;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9 侯高璐;供给侧改革的体育产业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10 李彦彦;体育报刊与民国上海都市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37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37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