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9 09:43
【摘要】:竞技体育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龙头,而乒乓球又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典型优势项目,并长期雄踞世界乒坛。一个项目的长盛不衰必定有其内在的原因,而后备人才的选拔与补给则是一个项目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对乒乓球后备人才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多集中在年龄结构、打法类型、运动成绩、基地软硬件实力上,而较少的研究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体能训练和文化学习。对后备人才的多维度研究能为乒乓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针对我国48个后备人才基地的运动员,进行了年龄结构,运动动机,技战术训练困境,体能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多维度研究。并将48个后备人才基地按经济和地域要素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以模块的方式对我国后备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发展困境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年龄结构基本符合后备人才的递进规律,但各区域间有所差异。东部男子、中部男子、中部女子均呈金字塔型结构,为最优化结构;东部女子和西部男子的年龄结构层次则呈现出倒“U”型结构,符合后备人才的递进规律;西部女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存在较大问题。2竞技能力培养方面,后备人才参与乒乓球训练和比赛的动机水平状态较好。技战术方面主要面临基本功差、体能不足和理论知识匮乏等问题。体能训练方面主要面临训练计划针对性不足和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训练满意度上,对教练和队友的满意度较高,但对运动组织的满意度相对较低。3.后备人才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文化素质、理论水平、跨行知识的需求明显。应积极构建多元化学习平台,促进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4.后备人才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文化素质、理论水平、跨行知识的需求明显。应积极构建多元化学习平台,促进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Abstract]:Competitive sports is the leading sport of our country, and table tennis is a typical advantage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our country, and has long occupied the world table tennis. The long-term prosperity of a project must have its internal reasons, and the selection and supply of reserve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je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the reserve talents of table tennis, but most of them focus on the age structure, the type of play, the results of sports, the strength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base, but less on the athletes' sports motivation, physical training and cultural learn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on the reserve talents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selection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age structure, sports motivation, technical and tactical training dilemma of the athletes in 48 reserve talent bases in China. A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cultural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and regional factors, 48 reserve talent bas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east, middle and west.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dilemma of China's reserve talents are analyzed in the form of modules. Through resear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s drawn: 1. The age structure of table tennis reserve talents in China basically accords with the progressive law of reserve talents,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The eastern men and the central women are pyramid structure, which is the optimum structure, and the eastern women and the western men have the inverted "U" structure, which accords with the progressive law of the reserve talents. The western women showed obvious fault phenomenon, and there were big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he motivation level of the reserve tal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able tenni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was better.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spects are mainly faced with basic skills, physical insufficiency and lack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problems. In the aspect of physical training, the training plan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athletes' enthusiasm is not high. In terms of training satisfac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coaches and teammates is higher, but the satisfaction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is relatively low. 3.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reserve talents becomes inevitable, cultural quality, theoretical level, cross-bank knowledge demand is obvious. We should actively build a diversified learning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thletes.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reserve talents becomes inevitable, cultural quality, theoretical level, cross-bank knowledge demand is obvious. We should actively build a diversified learning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thlete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紫燕;对乒乓球竞赛中保证比赛连续性的理解[J];体育函授通讯;2000年04期

2 赵芹;大球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3 李燕;第5届“东泰杯”女子世界杯乒乓球比赛述评[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4 林丽珍;“柳州乒乓球现象”与广西乒乓球运动再振兴[J];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林丽珍;广西乒乓球滑坡原因及对策初探[J];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6 ;网球、乒乓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1年09期

7 高力翔;乒坛“十佳”女教练——记江苏省乒乓球女队主教练靳鲁芳[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年02期

8 龙舞;相持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9 汪英,曹肇为;析情绪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乒乓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辉;;乒乓球比赛的系统观察与计算机模拟诊断[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唐建军;;规则修改对乒乓球比赛观赏程度影响的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刘颖华;张辉;赵霞;;乒乓球比赛临场统计分析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赵养清;;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能评估[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5 赵昀;;丁宁乒乓球比赛中组合技术模拟分析[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6 唐建军;李超;;乒乓球进攻打法技术体系构成及在比赛中运用的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刘颖华;张辉;赵霞;;乒乓球技战术视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荣银超;;对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中身体重心的再认识[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9 肖丹丹;陆志清;乔云萍;吴瑜;;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的视频快速反馈与诊断方法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成波锦;;第29届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前三板技术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乒乓球比赛项目规则要点[N];人民日报;2007年

2 魏明辉;“商业银行杯”迎奥运社区乒乓球大赛开拍[N];抚顺日报;2008年

3 记者 常青 实习生 雷洁;市直单位妇女迎国庆乒乓球比赛开幕[N];延安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农福盛 梁培功;天等“乒乓球屯”见闻[N];广西日报;2004年

5 李才良;培养中国乒乓球人才的摇蓝[N];四川政协报;2004年

6 王小平邋刘立军 郑欣然;东城9万群众挥拍迎奥运[N];北京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朱国芳 蒲学光;我省乒乓球越打越火[N];贵州日报;2006年

8 薛娟娟;借奥运东风 弘扬“全民健身”[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王佳;乒乓场馆的赢因素[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张于牧邋周丽英;九三学社中央举办“新农村建设农民乒乓球比赛”[N];团结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钟宇静;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2 阮青松;越南女子乒乓球后备选手专项体能核心素质训练方法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7年

3 陈家鸣;乒乓球比赛战术的博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王杰;基于人工智能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诊断与评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兰彤;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的探索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肖丹丹;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及步法垫测试系统的研制与实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邹军华;信息技术视野下的乒乓球运动技能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清;我国大学生乒乓球赛事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张宇飞;城市大众乒乓球市场参与型消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洋;辽宁省社会中层乒乓球爱好者的活动状况调查与坚持锻炼的多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克非;关于我国乒乓球消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徐君伟;我国乒乓球硕士研究生竞技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6 谢虎;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7 周保宏;西安地区农村全日制高中乒乓球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8 黎爱珠;乒乓球实践及其教育功能拓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爱武;武汉体院乒乓球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10 余娟;西安市业余乒乓球培训市场调查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58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258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