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社会支持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6 20:4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背景变量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社会支持的差异情况,以及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社会支持对运动成绩的预测模型。对象:近三年参加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等全国赛事的跆拳道一级运动员、国家健将和国际健将,有效样本41人。方法: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收集文献素材与专家建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收集样本基本背景资料,并通过社会支持量表测量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的社会支持情况;所获得的资料通过SPSS 13.0中文本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性别分布以男性较多,年龄分布情况,以23-27岁较多,水平级别的分布情况,一级运动员最多,占68.3%,训练年限6-8年的最多,占48.8%。(2)均值上,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中:教练支持家庭支持队友支持。(3)女子运动员感受到的家庭支持高于男子运动员,国际健将运动员感受到的队友支持高于其它级别,而获得全国前6比赛成绩的运动员感受到的家庭支持和教练支持都显著高于未进全国前6的队员。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并未因年龄、训练年限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4)家庭支持每提高一分,则运动成绩进入全国前3与未进入全国前3的概率对比为1.472倍,而教练支持每提高一分,则运动成绩进入全国前3与未进入全国前3的概率对比为2.635倍。结论:(1)总体上,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对于“教练支持”的感受最为强烈。(2)性别、级别和比赛成绩是造成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差异的背景因素。(3)“家庭支持”越高,“教练支持”越高,运动成绩越好,即二者对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比赛成绩有正向预测功能。(4)建议重点加强跆拳道队教练员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管理的开放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support among high level taekwondo athlete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ocial support for high level taekwondo athletes. Participants: Taekwondo first class athletes, national athletes and international athletes in national championships and championship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41 effective samples. Methods: literature materials and experts' suggestions were collected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 the basic background data of samples were collected mainly by questionnaire, and the social support of high-level athletes in Taekwondo was measured by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obtained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13.0 Chinese text.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OVA,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chi-square test and logistic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1) the gender distribution of high level taekwondo athletes was more male, age distribution was higher, the distribution of level was more than 23-27 years old, the number of first-class athletes was 68.3%. The number of years of training from 6 to 8 years is the most, accounting for 48.8%. (2) on the average, Among the social support experienced by high-level taekwondo athletes: coaches supported family support for teammates. (3) female athletes felt more family support than male athletes. The support of international athlet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layers, while the family support and coach support of athletes who got the top 6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layers who did not enter the top 6 of the country. The social support of high level taekwondo athletes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age and training years. (4) if family support is increased by one point, the probability of sports performance entering the top 3 of the country is 1.472 times that of not entering the top 3 of the country. For each improvement, the odds of winning the top 3 and not the top 3 of the country were 2.63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ach. Conclusion: (1) in general, taekwondo high level athletes have the strongest feeling of "coach support". (2) gender, Grades and competition results are the background factors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 perceived by high level taekwondo athletes. (3) the higher the "family support", the higher the "coach support", and the better the sports performance. That is to say, both of them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e results of high level taekwondo athletes. (4)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coaches of Taekwondo team and improve the openness of team managemen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8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辉,周新民,周战伟;对河南省部分地市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2 王延卿,于涛,杨义光;跆拳道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4期

3 吴锵,贾伟峰;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创伤特点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4 徐伟宏;汪学红;;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8期

5 潘友连;;跆拳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年04期

6 高慧萍;;对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判断能力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3期

7 牟晓丽;刘胡兴;刘宏伟;侯淑峰;;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年01期

8 吴芸芸;张翠苹;陈旭;;辽阳市跆拳道运动员赛前训练生化指标监测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10期

9 李可峰;周长涛;董贵俊;;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静态平衡特征定量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孙丽丽;;对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实战中心理暗示法的分析[J];才智;2012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波;;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水平测量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马波;黄海;;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有效指标及其评价模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许小冬;周攀;张霞;;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所遇竞技信息及应对策略[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杨建昌;王兵;秦艳枝;;跆拳道运动员左心收缩时间间期的分析与评价[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马波;;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诊断与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赵大林;;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无氧运动时肌电信号特征的研究[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一丁;王曼;张宏宇;任园春;;北京市专业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8 祝大鹏;胡亦海;高平;余银;王梅;崔神州;;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及其关系研究[A];第四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周长涛;;山东省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三维运动学特征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赵俊彤;;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赛前集训期生化指标的监控与分析[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曹_g;两名运动员委员会候选人受到处罚[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记者肖苑玫;跆拳道世界杯新疆开幕[N];中国体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肖苑玫;中国跆拳道运动员必须“持证上岗”[N];中国体育报;2008年

4 南风;七年大跨越 跻身全国先进行列[N];新疆日报(汉);2014年

5 李跃波;柔弱姑娘“踢”出皖人风采[N];安徽日报;2005年

6 杨明;袭击体育赛事,是与全人类为敌[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清美;越南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高颀;高住低训对优秀青年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红细胞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安槿雅;中韩跆拳道国家队男子选手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4 黄宝宏;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诊断与评价[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乐;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的运动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向辉;跆拳道运动员定量负荷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洋;中韩国家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4 黄小斐;湖北省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转型的分析与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5 李泮国;跆拳道击打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的应用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6 李生;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张东岳;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前腿推踢技战术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8 蔡涛;女子跆拳道技术的变革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9 韩颖颖;影响跆拳道运动员步法的力量素质及其训练[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10 张程辉;少儿跆拳道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36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36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